【天下】切尔诺贝利,两位亲历者的回忆

作者:张周项 崔守峰 来源:世界观
2016-04-27 09:12:06

4月26日值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30周年,那个曾经令全球颤抖的地名再度占据主流媒体各大版面。小观节选了两位亲历者对30年前那段痛苦经历的回忆与反思,翻译如下,以飨读者:

我经历的切尔诺贝利灾后救援

Michail Balonow,放射学教授,时任列宁格勒辐射健康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天下】切尔诺贝利,两位亲历者的回忆

即使已过30年,关于那几天的记忆依然像昨天一样清晰。作为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辐射健康学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我在26日事故发生当天就收到了消息,比官方公布早了48个小时。

当然,包括我在内,当时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成为历史的见证人。我们只是在和救援队联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获得前方信息。两天后,苏联政府疏散了事发地周围的大片地区,11万5千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

那时的世界,与今天还不一样。那时没有因特网、没有推特,居民们也没有得到任何紧急警告。没有人告诉受灾地区的居民们呆在家里,也没有人告诉他们不要吃被放射性沾染的食物。更重要的是,没有人阻止居民喝被放射性沾染的牛奶——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当地孩童中甲状腺癌发病率显著升高的原因。

【天下】切尔诺贝利,两位亲历者的回忆

切尔诺贝利所在的普里皮亚特镇,2011年,幼儿园里还能看到废弃的防毒面具。

在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中,情况已经改善多了。至少民众得到了及时的疏散,关于哪些食物不能吃的信息也及时送达了。切尔诺贝利与福岛两次事故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政府的事后反应,在于民众是否能够及时疏散,能否得到救援。作为研究员,我和同事们多次往返事故区收集数据及案例。1991至2005年间,切尔诺贝利周围地区生活的孩童中,癌症增加了6848例,这不能不说与核辐射有关。

当时的媒体称,切尔诺贝利爆炸后,含有放射性物质的云朵“像幽灵一样在欧洲上空飘荡”。此言不虚。更关键的是,由于当时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都没有及时公布放射性物质对健康的损害及其防治方法,在居民中引起的很大恐慌,这比泄漏本身还要可怕。当地居民精神疾病发病率也有所上升;由于泄漏带来的社会影响,整整一代附近居民都生活在恐慌当中,觉得自己没有希望,酗酒恶习也变得更加普遍。这些我们都在被影响地区观察到了。多年过去了,那次事故的幸存者们依然觉得无助,觉得自己的一生都被毁了,相比生理健康、环境等问题,这些才是更重要的,也是更容易被忽视的。

【天下】切尔诺贝利,两位亲历者的回忆

切尔诺贝利放射性物质传播示意图

原载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张周项翻译

30年再回首:一个乌克兰记者眼中的切尔诺贝利事件

和三十年前的大部分基辅市民一样,维多利亚·邦达尔(Victoria Bondar)最初并不清楚60英里外的普里皮亚特(Pripyat,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在地)传来的爆炸声为何。1986年的五月初,身为记者的她从一位电视台同事那里得知,因为核辐射日渐增多,政府即将呼吁儿童避免外出。她很快做了一个决定:送八岁的女儿到乌克兰西部的老家。

【天下】切尔诺贝利,两位亲历者的回忆

维多利亚·邦达尔

三十年后的今天,US News的记者通过电子邮件采访了她,并成文如下。我们来听听她的切尔诺贝利记忆(有删节)。

Q (记者): 切尔诺贝利事件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你是否担心过核电站和你家离得太近?

A(邦达尔):我相信当时很少有人考虑这么多,只有科学家和相关专家们知道其中的危险。我的家人和朋友都没有讨论过这些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才逐渐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在瑞典媒体报道了切尔诺贝利上空的放射云后,戈尔巴乔夫(前苏联领导人)才公开承认这一事故。美国之音等境外媒体播报的小道消息,几乎是我们的全部信源。当然,因为有克格勃(苏联情报机构)的管制,你需要高频率的收音机才能收听。

【天下】切尔诺贝利,两位亲历者的回忆

位于普里皮亚特的一个公交车站

对我而言,获取信息就容易许多,因为我们的摄像记者去了现场、并告诉了我们相关情况。但面对有关核事故的“谣言”,苏联和乌克兰政府均保持缄默,基辅甚至在5月9日举办了国际自行车大赛:不过有许多外国选手选择了退赛。

在随后的一两天,从前方归来的摄像记者告诉我们,第四座反应堆的爆炸威胁刚刚被解除。此时距事故发生已经整整两周了。

Q:你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受损吗?

A:很多人都担心,但事后没人做过任何形式的体检。当时的苏联人只有在病重时才去看医生,而不是为了预防疾病。但后遗症很快就出现了,当时深入现场的几名摄影师在当年就生病了:他们的腿和肺都出了毛病。

Q:你现在还住在当时的家里吗?目前情况如何?

A:是的,我们还住在基辅,只有在纪念日时才会想起切尔诺贝利。虽然乌克兰已独立近25年了,但是苏联的作风仍在:有许多数据我们至今未得到,包括核辐射对我们的健康影响。有趣的是,核电站的原址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深受外国游客欢迎。

Q:你怎么看被称为“新安全围堵体”的工程(该工程将筑起一道屏障、以罩住废弃的核反应堆)?

【天下】切尔诺贝利,两位亲历者的回忆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遗址、及“新安全围堵体”(穹顶状)

A:对我来说,这项已经持续十年的工程永远没有尽头,尽管官方称2017年11月将竣工。

Q:你对福岛核泄漏事件中受影响的日本居民有何建议?

A:我能有什么建议?福岛位于一个有着高新技术的文明国家,而我们是一个深陷大国角力中的第三世界国家。

原载US NEWS网站,崔守峰翻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世界观”

微信ID:world_insight

 

【天下】切尔诺贝利,两位亲历者的回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