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将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创新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 “种养加 ”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
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水平。深入推进国家物联网区域试点示范,实施物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在高值化经济作物(如人参、高档果蔬等)领域率先实施,重点开展农情监测、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等试点示范。在畜牧业养殖领域,重点选择龙头企业,围绕环境监控、饲料投喂、远程诊断、育种及繁育等生产全过程,应用环境传感网络、智能检测终端等技术和产品,开展物联网试点示范。
创新网络化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精准农业,利用互联网开展种植业用药、用水、用肥监测,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建设完善 “三农 ”信息服务平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粮食测产、气象监测、农业病虫害防治、家畜疫病远程诊断等农业生产决策咨询服务。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创新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产、供、销有效结合。
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机遇,围绕 “工业品下乡 ”“农资产品下乡 ”和 “农产品进城”,完善农业农村电子商务配套设施,建设县域电商运营中心,开展培训、孵化、代运营等系统电商配套服务。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解决农村物流配送 “最后一公里 ”难题。加强与国内大型电商企业的合作,借助淘宝、京东、苏宁、1号店等平台的资源优势,拓展吉林省农产品供给渠道和销售网络,活跃农产品交易市场。扩大 “农家网店 ”规模,依托农民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线营销特色品牌农产品。发挥吉林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优势,强化线上 “吉字号 ”品牌建设,推广 “吉林大米 ”线上营销模式,实施长白山人参、吉林特色杂粮、吉林黑木耳等系列特色农产品营销战略,打造一批吉字号线上知名品牌,提升 “吉林名牌”“吉林地标名品 ”知名度。
完善农产品溯源体系。利用物联网、移动通信、遥感、地理信息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电子标签、条码标识、信息采集与传输、移动数据应用等技术集成,围绕粮食作物、畜禽肉类、蔬菜水果、中药材等大宗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追溯试点示范。在蔬菜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建设畜禽肉类、蔬菜监管溯源追踪管理系统和网络平台,开展全省农产品联网监控溯源试点。在农产品贸易流通领域推广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农产品流通监管溯源系统建设。
创新农村集体资源管理方式。建设农村集体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完善农村财务、资产、土地、集体 “四荒 ”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共享。建设农村综合调度管理、灾害监测和应急处理、村务管理、外出务工人员远程事物管理等信息系统,探索农村资源管理新模式。
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远程教育服务等各类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提升农村民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强化农民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宽带乡村建设。
(消息来源:吉林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