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

来源:《红旗文稿》
2016-05-12 13:57:48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变。但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经济转型升级的挑战不断凸显,一些领域困难和风险渐次加大。“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胜利,加快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必须咬紧牙关,下决心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所突破,进一步夯实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向好的基础。

一、经济呈现四个“中高” ,运行处在合理区间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变中有新、变中有突破。特别是经济在波动中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亮点纷呈,经济向好态势基本稳固,呈现出四个“中高”的鲜明特征。

1.经济增长缓中趋稳,保持中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2016年一季度GDP总量为15.85万亿元,同比增长6.7%,同比增长幅度下降了一个百分点,但仍然在年初预计的6.5—7%目标范围内,这样的增速在世界各国中仍然名列前茅。以经济增长6.7%相应的不变价增加值而言,一季度GDP增量达到9851亿元。另外,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1%,国民经济的各项总需求指标皆在“上限”“下限”的合理区间内,经济增长正稳步过渡到新的中高速平台。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低迷的全球经济中仍然是亮点,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国际社会是看得到的。国际上有人出于种种目的,“唱衰”中国,我们不必太在意,要奋发图强,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2.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破土而出的新经济蒸蒸日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稳居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快于一般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持续提升,一季度同比增长9.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产业投资增速持续拉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投资更是呈翻倍的爆发性增长态势。“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变革加快孕育,“互联网 ”行动计划正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

3.经济质量稳步提升,瞄准中高级方向。近年来,我国下决心淘汰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落后产能,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构建生态文明新体制的进程加快。201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一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3%。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在加速,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总量逐步向市场需求和环境承载力靠拢,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行业平均负债率保持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国内企业部门的美元债务下降进程明显加速,企业购汇意愿上升,结汇意愿下降,表内贷款和债券融资高增长,控风险能力和经营质量增强。“双创”释放了生产力,去产能和稳就业同时发力,城镇新增就业稳步增加,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随着“双创”的引领,“互联网 ”、分享经济等加速发展,就业的总量和质量正在实现“双提升”。

4.城乡差距逐步缩小,跨入中高收入行列。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速。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9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从2015年的年度数据来看,按照目前的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水平,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8000美元左右,已跨入中高收入国家的新阶段。此外,一季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578元,同比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2.59,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数据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改革发展成果的进程在加快、程度在加深。

上述四个“中高”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是有底气的,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二、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困难与挑战仍然严峻

当前,国际经济仍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不确定性,制约国内经济稳定运行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在凸显,需要直面对待。全球经济放缓,我们难以独善其身,也难以一枝独秀。

1.世界经济复苏迟缓,总体趋势可能继续下行。世界经济总体上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期,复苏动力依然不足,增长势头脆弱,前景很不明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12日发布的报告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2%,低于三个月前所预计的3.4%,为近6年来的新低。有些预测机构甚至认为应该下调到3%以下。美国经济从金融危机恢复以来不温不火,近年在3%左右徘徊,货币调整面临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欧元经济区在2014年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但一直低于2%的水平。德国和法国略好些,但也面临帮助欧洲其他国家的经济负担。欧元经济区短期内看不到复苏的曙光。日本经济长期乏力,深陷通货紧缩的泥潭。俄罗斯、巴西长期依赖能源,近年日子非常难过,经济增长下滑严重。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角度看,各种大宗商品价格在起伏波动中深度下跌,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低迷;金属矿产品价格,从2011年时的高位下跌了一半左右。这些都表明,世界经济增长趋势仍在下行之中。

2.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真正结束,存在危机重现的可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种危机不断,2009年始发的欧洲债务危机到目前尚未结束,中间伴随着中东、北非国家的政局动荡和内乱,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快速下行、汇率贬值等等。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导致企业利润暴跌,资源和能源输出型国家的财政收入下降,居民收入下降,投资能力下降和需求下降。新兴市场经济体依靠扩张的货币政策,将带来新一轮全球货币的竞争性贬值,而这些国家对汇率干预能力的削弱,汇率、股市和其他金融资产价格未来数年依然存在继续暴跌的可能,存在引发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可能使得中国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

3.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通缩预期风险需要正视。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回落既是宏观调控的结果,也是市场需求环境变化的反映,尤其是受外需不振甚至下滑冲击的影响更加明显。随着经济增速回落,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暴露。从各种数据来看,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利用率仍然偏低。产能过剩不仅造成能源资源的浪费,还造成恶性竞争、行业利润率下降、失业增加、通货紧缩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后果。今年一季度CPI通胀同比上涨2.1%,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达4.83%,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刚跨过荣枯线。我们认为,通缩风险虽然不宜夸大,但也不容小觑。

4.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产业“快打慢”效应凸显。从房地产投资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来看,1987—2014年平均贡献率达到15.0%,而房地产投资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对稳定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为1.77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为6.2%。显然,由于去库存,给房地产带来些新的机会,增速有所回升,但能否企稳还需进一步观察。从长远来看,房地产市场降温是个大的趋势。基于房地产、传统制造业等传统增长点的大幅下滑,而新的产业增长点正在孕育,新旧增长点转换无法实现有效衔接,有些地方甚至“青黄不接”,从而出现新旧增长动力的“快打慢”效应。新兴产业受市场竞争环境不完善、技术支撑不足等因素制约,个头尚小、势单力薄,短期内还难以成为像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的“传统引擎”。

5.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当前,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剧。一是要素供给的制约。从现状和趋势看,我国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能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以要素驱动为主很难实现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二是资源能源环境恶化的制约。我国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大和利用率低的问题突出。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资源退化严重,环境承载力已逼近极限,主要能源、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石油和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与资源环境相并列的人口问题同样亟待调整完善,2014年16—59岁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为67%,自2010年以来已经连续五年下降。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十三五”时期的传统“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会不断提高。我国必须着力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大幅增加中高端人才比例,转变过去依靠“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充分释放“人才红利”。

三、催生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夯实长期持续向好的基础

中央确定“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年均6.5%以上。虽然增长指标留有余地,但完成这样的任务,也还是不容易的,是要下大功夫的。要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核心位置,催生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1.优化宏观经济政策,坚持区间调控加定向调控框架。要保持6.5%以上的经济增长,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稳,更要优化。要坚持“稳增长靠宏观调控创新、靠改革激发增长活力”这一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思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由于我国经济在艰难的转型升级,必须以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因此,要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注重让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在坚持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定向调控。财政政策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定向调控政策,把钱花在刀刃上。加大财政政策破解“三农”障碍、扶持小微企业培育、推动“双创”发展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金融政策方面,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通过降低长期国债利率,引导市场利率水平沿着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通道下行。

2.积极化解产能过剩,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经济转型困难重重,必须痛下决心有“破”有“立”。“破”旧产能过剩,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协同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巩固拓展国际市场。还要积极强化需求升级导向,促进产能结构优化,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可通过分解落实年度目标途径,在落实完成“十二五”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基础上,以提高财政奖励标准,落实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等措施,鼓励地方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在探索化解产能的同时,要下决心把人分流出来,密切关注职工分流和再就业问题,用好1000亿专项资金,严防下岗潮,兜住网底。“立”就是发掘新增长点,建议加大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尤其是边疆、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相互联系、开放的国际机场群,高速铁路、公路网,电网、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网,包括城市地下管网等。加大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加快城市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供给。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物流和互联网金融等作为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资金成本。

3.以科技创新推动创业,以大众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双创”战略和政策的落地,实现创业激发和引入,以经济结构优化带动就业结构调整,以资金链引导创业创新链,以创业创新链支持产业链,以产业链带动就业链。巩固第一产业,拓展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激发第三产业,通过“双创”带动“互联网 ”行动计划升级,推动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以保持和带动就业结构调整,就业总量稳定增长,就业空间拓展。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更加注重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努力培养出更多像德国那样兢兢业业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培育“工匠”大国,让中国制造业之大国重器能够发挥综合的比较优势,抢占国际产业的制高点。

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发展内生持续动力。要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创新和体制突破。加快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使改革举措有效转化成经济发展动力。在进一步深化和巩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同时,全面落实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国企改革和要素市场化等改革,努力实现改革的重大突破。要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的攻坚战,向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向推进,促进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央企业的战略调整和兼并重组也应更加深化,目前看还有很大的改革余地。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方式与机制,进一步健全市政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等领域的投资运营机制,推动PPP发挥更大作用。抓住当前有利的全面深化改革窗口期,顺应市场预期,加快推进利率、汇率等市场化改革,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价格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5.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虽然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且国家地缘政治热点此起彼伏,美国在南海等地兴风作浪,意图牵制我国发展的动机不言自明。但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趋利避害,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我们要加大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力度,增强我国在国际经济规则调整和制订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积极参加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国际规则制订,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进一步完善扩大出口和增加进口政策,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巩固出口市场份额,推动高铁、核电等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对企业“走出去”给予更大的支持。务实推进“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加快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加快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启动实施一批前期收获性工程。

6.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包容式发展。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生活,更加重视社会稳定。我国的基础产业,有的如农业是弱势产业等等,都存在投资不足、欠帐太多的问题。加强这些短板项目建设,可以把短板补长,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能得以提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大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实施精准脱贫战略,重点围绕确保到2020年前每年完成1000多万人口的脱贫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些紧迫问题出实招。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支持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公开、透明、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特别是要下大力气治理雾霾“毒瘤”,努力使“APEC蓝”“阅兵蓝”成为一种环境新常态。(作者:张占斌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该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性特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研究》(项目批准号号:15ZDC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