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 318线,我们在“犏牛背”上寻找“名流”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6-05-13 20:05:30

连绵不断的山脉传承了历史的薪火,奔腾不息的江河孕育着文明的起源,拂去历史的尘埃,注目西藏东南高原......在“两江一河”之间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左贡县!

昌都市左贡县山谷田园西西跟随“两路行”新媒体采风团来到了古有“茶马古道”通衢之称的昌都市左贡县。左贡藏语意为“犏(耕)牛背”,是历代商贾进出西藏腹地中心的交通枢纽,是昌都市的东南大门,更是318国道上的重要城镇。今天,西西将带着你走进“犏(耕)牛背”,寻访当地“名流”。

“318国道刚开始施工的时候,我才七八岁,当时还小,但我记得刚通路的时候,老百姓们一见到解放牌大卡车就说,毛主席的牦牛来了!”幽默诙谐的洛松郎加老大哥把大家都逗乐了,今年67岁的他有着40年党龄,现任左贡县退休党支部书记。

“318国道通车后,当地百姓都特别高兴,因为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更大大缩短了路程,老百姓们现在也是实实在在认识到了‘想要发展就先修路’这句话是真的。”

洛松郎加老大哥感慨不已。左贡县现有退休干部职工73名,其中党员34名,平日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困难都会来找洛松郎加,大家打心底尊敬这位老大哥。为更好的支持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发挥老党员、老干部不可替代的作用,洛松郎加老大哥选择继续发挥余热,担任左贡县退休党支部书记。他说:“虽然我退休离岗了,但不会离开党,更不会褪色。”

无论是左贡县新区开发,征用土地时,还是左贡县多达304人两次干部大调整,大家意见纷纷时,洛松郎加总是带领着老干部们自学相关法律和政策,主动走村入户与群众谈心交流,增进共识,争取理解和支持。

在退休老干部们的努力下,“两项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继续寻访“名流”的途中,检查站的一位警察蜀黍吸引了西西的目光,英俊的五官、高大魁梧的身材配上这身制服,让人眼前一亮,哎,这真是一个拼颜值的时代啊!

这位帅帅的80后警察蜀黍名叫扎西平措,是左贡县公安局的一位民警,曾先后获得左贡县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等多项荣誉。从小就有着警服梦的扎西平措,几经周折,才终于圆梦,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昌都市左贡县山谷田园幼年就失去父母的扎西平措是由姨妈抚养长大的,姨妈对他视如亲生,如今姨妈腿脚不好,便和扎西平措一起生活,便于照顾。可工作忙碌的扎西平措几乎照顾不到老人。“姨妈、妻子一直无怨无悔的理解和支持,她们是我内心最大的动力源!”

扎西平措7岁的女儿患有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视力一直不好,每年见一次面不易,扎西平措心里十分愧疚。可当提到女儿时,扎西平措黑黑的脸上总是情不自禁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开车去督察的途中,若是女儿来电话,知道我在开车,女儿都会很懂事的说,爸爸你先好好开车,到了给我说一声……女儿真是自己暖心的小棉袄。”

在左贡县东达山公安检查站巡查扎西平措现在是左贡县督察大队的一员,是警察中的“警察”。各种理解和不理解,他都坦然面对,他说:“我只对事不对人。”两年前,左贡县的一位民警在出警时受伤,他毅然站出为受伤民警维权,后来肇事者被依法判刑。他说:“有时因为道路维修等原因进行交通管制,很多人不理解他们,乱举报、乱投诉,经过一级级的查实无此情况后,反馈给当事人时,基本联系不上了。”对于这一点,扎西很无奈,他特别希望大家都多一份理解与支持。

在便民警务站巡查工作其实,我们寻访的“名流”共有5人,只是因为田妥镇、绕金乡的道路正在维修,没有见到德勒比村党支部书记普琼,也没有见到绕金乡卫生院负责人江村,还有一位退休老党员因身体不适也没有采访到。不过,洛松郎加、扎西平措2人,也是左贡县党员干部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一个缩影。“犏牛背”上寻找“名流”,寻的是一种坚守、一种坦荡、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