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休闲农业年收入超5亿 八大示范点公布

作者:聂艳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5-13 08:48:00

青岛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休闲农业产业群。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700多家、占全省10%,其中,生态园区66个、休闲农庄86个、民俗村45个、农业观光采摘园区87个、“农家乐” 453个。2015年,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接待游客270万人次,营业收入5.2亿元,实现利润1.4亿元,7万多农户收益,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全市累计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平度和崂山)、示范点8处(平度市大泽山葡萄观光园、崂山区枯桃花卉园、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晓望社区、胶南藏马山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城阳区山色峪社区、城阳区宫家巨峰葡萄生态观光园、莱西沽河休闲农业示范园、黄岛海青镇茶业生态示范区)。

形成19个节庆活动唱响休闲农业品牌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岛市休闲农业经历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较快发展及规范提高等四个发展阶段。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休闲农业在发展历程方面,经历了从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在休闲功能上,从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向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等方向转变;在空间布局上,由最初的景区周边和个别城市郊区,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转变;在经营规模上,由一家一户一园的分散状态,向园区和集群发展转变;在经营主体上,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逐渐形成了田园农业型、民俗风情型、农家乐休闲型、古镇村落游型、休闲度假型、科普教育型等六种发展类型。复合经营型、旅游观光型、特色开发型、传统开发型等四种经营模式。

目前,青岛市休闲观光农业形成了以“节庆为驱动”,走“节庆+活动+线路”的道路,催生了一年一度的“田横中国渔文化盛会”、“北宅樱桃盛会”、“张家楼国际蓝莓盛会”“大泽山葡萄盛会”等“农业嘉年华”活动,依托各类农业特色资源,通过节庆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搭台唱戏。据统计,我市全年先后有桃花节、樱桃节、崂山茶节、葡萄节、祭海节、蛤蜊节、西瓜节、柿子节、采摘节等节庆活动19个。平度市通过四季节庆活动让平度的乡村旅游开始走上了品牌化的道路,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带动了休闲观光游的发展,唱响了“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主题。胶州市洋河镇近年来形成了集果园采摘、垂钓、登山、餐饮多方位于一体的采摘节会,形成了“山水洋河,四季有约”旅游品牌。

打造141个特色村庄提升休闲农业魅力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青岛市对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和特色建筑,全面规划保护提升,筛选出了8处传统文化村落、18处传统民居、9处“乡村记忆”博物馆,其中即墨市雄崖所村成为省“乡村记忆工程”试点村落。即墨市雄崖所村、凤凰村和崂山区青山渔村还被列入了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和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对历史文化名村和具有长久保留价值的自然村落,尽量保留原有面貌,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胶州市胶北街道玉皇庙村由于保护得力,成为当地乡土文化教育基地和乡村旅游点。此外,青岛市还挖掘打造特色村庄141个,包含历史文化特色村、自然风光特色村、产业发展特色村等。黄岛区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即墨市金口镇凤凰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目前,大沽河沿岸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8个,“菜篮子”标准园15个、果茶标准园12个,初步形成南菜北果产业布局,成为居民休闲度假采摘观光的好去处。

2015年,崂山区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莱西沽河休闲农业示范园、黄岛海青镇茶叶生态示范区为全国休闲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黄岛区山张村被评为省级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个区市、8个示范点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称号;5个村镇荣获全国“美丽乡村”称号;3个村居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2个休闲农业景点获“中国美丽田园”称号。全市有省级旅游特色村37家,省级农业精品采摘园25家。(消息来源:山东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