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作者:朱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5-18 14:30:04

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此次座谈会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中国实际相联系,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念,给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历史必然性。首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体系的时间比较晚,受外国思想影响大。其次,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照搬国外经验、滥用外国概念、一知半解等情况。最后,只有立足国情,实事求是,西学中用,才能构建符合中国发展情况的学科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现实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社会大变革时代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时代。”社会大变革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素材,社会科学研究应起到带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在当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研究好“三期叠加”的应对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营改增的落实方法等,均有重要意义。

要将中国特色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立足中国,放眼国外,彰显中国特色。要坚定文化自信,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眼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首先,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思想。无数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国情,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善于借鉴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其次,要学精学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认为:“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应当深入发掘蕴含其中的思想资源,努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五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要善于用好祖先留下来的珍贵的精神财富,将传统文化研究得深入、透彻。

最后,要放眼国外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其他国家已经经历过,并且良好的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懂得放眼国外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借鉴国外经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要关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取长补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挖掘历史,把握现代,呈现中国风格。以中国实际为研究起点,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用中国的经验解决中国问题,在具体实践中获得新的理论成果。

首先,要总结新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在社会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吸取了不少教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三大改造”的完成、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这都增强了中国自信,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宝贵的成功经验。但同时也要看到不足之处,吸取教训。历史带给我们丰富的研究素材,要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戒骄戒躁、百折不挠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其次,要正确认清我国现阶段存在问题、发展任务。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投资增长乏力,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金融领域存在风险隐患;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城市管理问题仍然存在;环境问题依然严峻,雾霾天气时有发生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调查研究,应针对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有的放矢,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我国各项事业发展。

最后,在具体实践中获取新的理论成果,指导进一步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发展需要理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从具体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升华为理论成果,为今后更好地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融会贯通,彰显特色,展示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囊括多门学科,在研究过程中只有注重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密切跨学科合作,才能够妥善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首先,认识到中国是个大国,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不是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复杂多变。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13亿人口,无疑是一个大国。但是,中国在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要有大国意识,展示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着眼于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包括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这些问题均不是单一、独立的,而是交织、共存的。

其次,突出问题导向,切实加强交叉学科的研究,做好跨学科交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中国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数量繁多、种类复杂,要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突出问题导向进行研究。各学科加强交流与合作,鼓励跨学科研究,促进合作研究,做好交叉研究,最终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同时,要针对各领域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最后,树立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的目标,凝聚各学科的合力。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喜人的成绩。在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基础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树立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的目的,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视为一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着力解决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每个国家都在做,每个国家都可以做。但中国要发展,必须立足本国国情,结合本国实际,构建符合本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彰显中国特色,呈现中国风格,展示中国气派,才能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