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交通物资集采工作交流会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5-24 16:35:07

中国日报5月24日电 (记者 彭奕宁) 5月23日-24日,首届中国交通物资集采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共同探讨了交通物资领域集中采购、阳光采购、绿色采购的新模式和新业态。

本次会议主题为“交通物资·阳光采购”。大会围绕整合资源、促进共赢、提高效率、扩大效益、多元并举的目标,设专业演讲、主题发言、专题交流等环节。会议首日共有8位嘉宾做了专业演讲,演讲围绕构建交通物资采购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展开,以降低交通运输物资采购成本为切入点,分析了交通运输行业宏观经济与交通物资采购现状,探讨了行业疑、难、痛点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价值的意见。部分演讲嘉宾还针对公路建设领域重要物资——沥青的采购,进行了案例分析,以点带面,剖析了交通物资采购面临的新环境。

会议是在我国经济形势新常态的背景下,响应落实国家和交通运输部关于“互联网+交通运输”战略的切实举措。会议以降低交通运输物资采购成本为切入点,本着整合资源、促进双赢、提高效率、扩大效益、多元并举的目标,深入探讨交通物资领域集中采购、阳光采购、绿色采购模式,是一场交通物资采购领域的“互联网﹢”交流盛会。

原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现任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蔡玉贺;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主管部门领导出席了本次大会。部分省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武警交通指挥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交通报社副社长庄长波主持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交通报社主办,中交报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国交集采(厦门)贸易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公路学会、中国沥青协会协办,河北伦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绍兴程路有限公司、浙江宝盈物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支持单位。

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偏低 大基建呼唤高效率

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面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环境,需要适应新发展时期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铁路密度1.26 公里/百平方公里,约为美国1/3,欧洲1/4,日本1/6,甚至仅为印度的1/2强;我国公路密度 48 公里/百平方公里,约为美国2/3,日本1/6,德国1/3,印度的40%;我国按胡焕庸线东南侧(东中部地区)数据,铁路密度为1.91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87公里/百平方公里,交通设施整体上仍低于发达国家。

在2016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分析“十三五”期形势时指出,“十三五”时期仍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未来五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杨传堂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公路与水路基础设施投资大约是1.8万亿元。”

据记者了解,今年,我国将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建设和繁忙路段扩容改造,全年新增高速公路4500公里左右。以“老少边穷”等地区通县国道为重点,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全年新改建1.6万公里左右。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力争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8万公里。

至于未来几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描绘出更大蓝图——2016年至2018年拟重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303项,涉及项目总投资约4.7万亿元。

其中,公路方面将重点推进54个项目前期工作,新建扩建高速公路6000公里以上,涉及投资约5800亿元。

而要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十分关键。

与会代表指出,改革交通设施建设管理方式,积极实行市场化,通过降低建设成本,提高交通设施建设效率。

如何降低建设成本?在这些环节中,以沥青、砂石料、钢材等为代表的建设物资采购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与会代表指出,完善的招投标制、中间环节的减少以及“互联网﹢”的运用,这些是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重点。

多年来,面对腐败多发、易发的现实,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纷纷探索从根本上、制度上遏制腐败发生的举措,其中“阳光操作”和“透明公开”已经成为行业上下的共识。尤其是近两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通过“互联网﹢”思维和新技术实现“阳光招投标”、“阳光采购”,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路径。

公路建养沥青花费每年超千亿元

与会代表指出,在公路建设中,沥青因其用量大、单价高等因素成为工程中最主要的建材之一。普通市政道路中沥青的成本往往占比接近5成;尽管高速公路建设增加了征地等成本,但沥青采购一项所占的建设成本也往往超过2成。目前,对动辄上百亿元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而言,交通物资采购过程中潜藏的廉政隐患所带来的危害巨大。

作为中国经济腾飞的见证和助推,过去的20年间,成为我国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十二五”期为例,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2.5万亿元。庞大的公路建设规模和养护需求,意味着巨量的沥青等交通物资采购、消耗。综合多家机构统计,在此期间,我国每年路用沥青消费量一直保持在2500万吨至3300万吨的高位。

面对未来,面对“十三五”,一个重要的判断是——以沥青为代表的交通大宗物资需求依然旺盛。

与会代表表示,按照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规模高位发展和既有公路养护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估计今后我国年均沥青消耗量将保持在3000万吨,以目前我国常温沥青市场价格3500元/吨为基准,未来交通行业在沥青这一主要交通物资的采购方面将每年至少花费1000多亿元。

直戳沥青采购“五大痛点”

现实总有些无奈,巨大的市场规模,却并没有形成更为高效、完善的市场机制。一方面是以沥青为代表的交通大宗物资需求持续保持高位,一方面则是地方公路部门在沥青等采购中面临着种种似乎难以克服的“痛点”。

业内人士指出,仅在具体业务层面,目前多数公路大宗建设材料和物资的供应仍采用传统的分散采购方式,存在渠道不畅、成本虚高、效率低下、账款滞收等问题,并且由于传统采购模式的中间环节过多,使业主单位和供应商无法做到有效沟通,存在诸多风险。

此外,地方公路建设部门还经常会面临因工期紧迫、需求集中、资金短缺、资源紧缺、运输困难等一系列矛盾带来的原材料采购价格飙升、施工成本难以控制的问题。

具体来讲,当前,我国地方公路建设部门在采购沥青时,主要面对“五大痛点”。

一是沥青采购的季节性差价问题突出。由于公路建设季节性很强,对沥青的需求时间比较集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公路路面工程一般在夏季雨季过后至冬季气温大幅下降之前完成,留给沥青路面摊铺作业的时间短、工期紧,因此沥青需求的淡旺季非常明显,造成季节性差价突出,甚至是价格翻倍暴涨。

二是分散采购沥青,议价能力不足。目前沥青采购是由总承包商或者项目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通常一家单位的采购量有限,特别是对于地方市县交通部门或项目单位,与“中字头”的沥青提供商之间的议价能力不足,沥青采购成本偏高。

三是采购环境仍存灰色地带。由于一些地方招投标机制和监管机制的不完善,招投标工作不同程度存在着流于形式,串标、围标现象,权力寻租和腐败问题易发,这些问题不仅有悖于招投标工作的初衷,而且采购价格往往高于一般市场价格几百甚至几千元。

四是采购环节过多。对于市县交通部门或项目单位而言,沥青采购规模相对较小,很多大型沥青经销商通常将其市场群体定位于大型高速公路公司,不愿顾及这些“小生意”,因此这些部门或单位采购沥青通常要经过三四个层级的成本传导,采购价格必然高于一般市场价格。

五是资金拨付与使用周期不完全匹配。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建设资金到位往往会滞后于实际工程的进度,一般会滞后两个月左右,因此错过了施工的黄金季节,从而进一步助长了淡旺需求,造成旺季价格往往是淡季的数倍,大大提高了公路建设成本,造成资金使用浪费。

“互联网﹢”集采探新路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是冲击一切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商业模式,把选择权真正交回到用户手中。

在互联网思维和新技术深入实体经济的当下,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集中采购模式,自上将采购渠道直接延伸至大型生产商,压缩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自下惠及所有中间商,解决供需矛盾,提高公路建设部门市场议价能力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效规避传统采购模式中的寻租行为……以上种种,通过新机制、新技术的引进,有可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据了解,目前中交建、中铁等施工企业,为控制风险降低成本,均探索建立沥青等大宗交通物资的集团内部采购模式。但从更大范围看,全国公路行业集中采购的机制和范例仍在探索过程中。

在此次中国交通物资集采工作交流会上,与会代表就调节沥青采购供需矛盾,平抑沥青采购价格,控制公路建养成本,提高公路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与会代表认为,作为市场主要需求方,全国各地公路部门终将克服信息不透明、分散采购等诸多客观障碍,成为市场主导力量。“希望通过网络集中采购平台,省出一条高速公路来!”一位参会人士坦言,如果地方公路部门通过网络集采方式,直接面对供应商,提高议价能力,并配套相应的物流、金融整体服务解决方案,按每吨沥青节省100至300元算,那每年将为节省数十亿元资金。

当然,行业审视“互联网﹢交通物资采购”模式,并不能将其简单局限为公路建设行业预防腐败的一种手段。与会专家认为,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行业资源、消除信息不对称,最大程度压缩公路建设的中间环节成本和腐败易发的灰色地带,实现交通物资采购的“供给侧改革”,才是行业应该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