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 探索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

作者:赵瑞雪 赵欣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5-25 20:52:08

山东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 探索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

曲阜市实验小学传统文化舞蹈彩排。(王占波 摄)

中国日报曲阜5月25日电(记者赵瑞雪 赵欣莹) “每天,我都期盼着周三快快到来,盼望周三,就像小时候盼望过年一样。” 位于孔子故乡山东省曲阜市的时庄中学的六年级学生王牧迪说,每周三,她都会参加学校“六艺大课堂”的书法课。

“在书法课上,我不仅学习了书法技法,更通过练习书法体会到了古人的可贵精神。” 5月23日,王牧迪带着自信的笑容与记者交流她的学习体会。

时庄中学校长张磊介绍,“六艺大课堂”以“习六艺、做君子“为育人主线,开设礼艺、乐艺、射艺、御艺、书艺、数艺六大系列课程,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包括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两大类。

“六种课程下分设20余个学科课程和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内容来实施教学,为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提供个性成长和发展环境。” 张磊表示,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可以在自己擅长的实践活动中学会沟通、树立自信,这样就可以做到把德育渗透在实践活动中。

在山东,除了时庄中学,其他学校也结合自己的特点探索立德育人的课程建设。山东省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提出“办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在德育上提出“少年君子行动”育人特色;山东省实验中学建立起规则意识为底线,情感交融为纽带,精神引领为境界的德育模式,即如何说“不”、如何明“是”、如何向“好”;革命老区临沂市创建“基地+”教育模式,构建多元育人体系。

山东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 探索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

曲阜时庄中学“六艺大课堂”御艺坊。(图片来源:中国日报记者 赵瑞雪)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在5月25日国家教育部在山东济南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山东广大中小学注重机制建设,优化德育环境,改进德育方法,拓宽德育渠道,学生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左敏也表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仍然存在课程内容重复倒置;与学生生活实际贴得不紧;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学科的主渠道作用,相对淡化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重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为此,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能力,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各学科特点,统筹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按照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和实践活动四个序列,形成“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德育不应只在德育课程中,要散布在所有课程中。”左敏说,德育建设要挖掘提炼包括语、数、外等14门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强化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全科育人的目的。”

“制度设计关键是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为此,山东省探索建立对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个老师负责十个左右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同步考核。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山东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 探索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孔子学堂“《论语》诵读课”。(王占波 摄)

“所有老师年底考核都要有两条线:教书和育人。强化德育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和地位。”张志勇说。

同时,张志勇表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要尊重基层创造性,鼓励基层首创,做到教学相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

据教育部消息,全国很多省市结合本地特点推出了加强德育工作的措施。上海建立了6个学科德育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中小学学科德育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福建厦门编写了分学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指导纲要》,内容涵盖高中、初中、小学36个学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课堂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课程标准。内蒙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分段分层实施,强化小学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心理品质及文明行为习惯。江苏建成“红色德育课程基地”、“儒学经典课程基地”等一大批综合育人课程基地。浙江采取“生活化+活动化”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课程育人的效果。宁夏制定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之中,有效增强课程育人效果。兵团将民族团结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入相关学科,切实推进法治意识和民族大团结思想入耳入脑入心。

(编辑:严玉洁 刁云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