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在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沈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5-31 16:52:53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在此次“科技三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4000名代表共聚一堂,共同商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计,“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这次会议场面空前,决策者、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包括科技企业家聚在一起探讨科技创新,尤其是总书记的讲话令人十分振奋。”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说,“如果说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使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那么今天我们可以期待,中国科技创新将稳步迈向繁花盛开的时代。”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我国科学发展揭开了崭新的篇章,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影响深远,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而5月30日召开的“科技三会”对国家科学创新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突出强调了科学创新的巨大作用,明确了国家科学创新的发展目标,鼓舞了全社会的科学创新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具体到我国的现实,发展科技创新必须重视两个方面:一是紧握时代机遇,二是加强科技创新的自主能力和自信心。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走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当前我国科学创新领域仍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科学创新的整体能力还没有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处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此外,必须加强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自主能力和自信心。缺乏自主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方面的自主能力,国家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就势必受制于人。近年来中国的科学创新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我国科学创新水平在世界中的位置,把眼光“放出去”的同时,必须把信心“树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我国的科学创新成果服务人民,走向世界。

要做到这两点,发展科学创新的实践必须落脚到人才。“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人才二字,承载着发现机遇的眼光,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自主创新的不竭源泉,是树立科学创新能力自信心的基本依据。缺乏人才、不重视人才,科学创新就失了“元气”,会变得没有动力、没有活力、没有方向。

习近平强调,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

要在科学创新领域更加深入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方面要加快建立科学创新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和人才服务体系,思想层面则要尊重人才,创造适合科学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氛围,“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还在会上对与会代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要求。他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科技大师们一方面要带领好我国科学创新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特别是广大青年科技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让中国这艘航船,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向着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