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炒作误人子弟 网友呼吁惩治谣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01 17:08:20

日前,16岁少年徐某潜身飞机货舱,甘冒生命危险偷渡迪拜淘金,结果被当地警方逮捕,身陷囹圄。而他之所以这么做,竟然是因为有媒体报道称“迪拜乞丐月入47万”,于是他不惜、以身试法,前往迪拜。此案令人警醒,发人深思,再一次告诫人们新闻报道应客观公正,以负责任的态度传播资讯,才不致误导受众。

中国驻迪拜总领馆代总领事马旭亮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有国内媒体报道在迪拜乞讨,一个月可挣47万之类的消息,都是谣传。他说:“希望国民不要听信谣言,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情。而且阿联酋法律严令禁止乞讨行为,在迪拜乞讨是要受到法律处罚的。”

“迪拜乞丐月入47万”的报道早于4月就出现了,宣称有外国人赴迪拜当职业乞丐月入47万。虽然报道指出这涉嫌违法会被警察查缉,这条消息还是迅速在网上、微博上,以及各种自媒体上广泛传播开来。截至6月1日,“迪拜乞丐月入47万”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达到636.9万。

为了博取更多眼球,有些媒体在转载时利用读者的猎奇心理另拟耸人标题,只强调“乞丐”、“月入47万”等敏感字眼,却闭口不提这是违法行为,不应效仿。一时间,“结伴去迪拜当乞丐”成为网友间调侃的热门用语,以至于像徐某这样的未成年人将部分媒体刻意传播的片面信息信以为真,亲赴迪拜当乞丐,结果落地即被抓。

网友“弓长立木示”说:此例可见,网络谣言还是会实际害人的。那么,如何惩治呢?

网友“我需要一个昵称可是它被占用了”说:那些娱乐公众主页不负责任的玩笑要负很大责任。

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然而有些网络媒体却为了追求点击率和转发量,在报道时刻意忽略部分重要的新闻事实,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陷入了标题新闻的误区,极易误导舆论、误导受众。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媒体的新闻价值定位、媒介品味追求、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的底线。在网络高度普及、自媒体快速发展、全民皆记者的时代,事件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的纸媒,这更要求网络媒体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传递真实、有益的信息。(谌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