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大发展理念”为振兴东北号脉开方

作者:贺新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06-01 21:11:04

共享发展是全面振兴东北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东北全面振兴是为了人民,要依靠人民,成果也要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针对东北国有企业比重大和下岗工人多的情况,2013年两会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注重关心生活困难群众,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8月在辽宁沈河区大南街道多福社区对话下岗职工时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强社区服务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让在就业创业上需要帮助的群众都得到帮助、在生活上需要保障的群众都得到保障。为了让老百姓在振兴东北过程中不断地有获得感,2015年两会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党和政府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7月吉林考察时特别强调,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因为国有企业是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指出,民生是“指南针”,抓民生工作,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2016年5月黑龙江考察调研时也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访民情、问民生上。

东北全面振兴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重农才能固本,重农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三农”工作,如何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是他始终萦绕心头的“三大问题”。东北作为中国的主粮仓,关涉到国家粮食安全,更是习总关心的焦点。2015年两会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3个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建设,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月吉林调研时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对待农村扶贫,要坚持精准扶贫,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注重乡土味道和民族风情,注重补农村的短板、扬农村的长处,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增强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能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2016年5月考察黑龙江时提出,东北地区有条件发展规模化经营,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路子走得稳、步子迈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