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高三减压,一定要“撕书吼楼”吗? | 世界观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06 09:07:17

高考临近,网上一组高三学生“撕书吼楼”缓解考前压力的图片和视频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图片上,厦门某高中学生在教学楼上将用过的课本和试卷洒下,铺天盖地的雪白的纸张碎片仿佛雪花一般飞舞,场面令人震撼。

同样的画面也出现在另一个网上疯传的视频里面。随着震耳欲聋的“高考加油”的呐喊,贵州省六盘水的一个高中的学生也将用过的书本撕扯成碎片,从楼上抛下。

“撕书吼楼”现象很快引起了官方的关注。5月25日,厦门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做好高三年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通知》,要求辖区内的高中要科学开展高三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杜绝简单地通过组织学生撕书、吼楼等形式宣泄压力。

通知一经发出,迅速被各大媒体报道,并引发热议。

事实上,这个据称是首个针对 “撕书吼楼”现象出台的官方文件早就应该出台了。

近年来,每逢高考临近,“撕书吼楼”现象在各地高中就会屡屡发生,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不成文的传统。

【时评】高三减压,一定要“撕书吼楼”吗? | 世界观

这种行为也得到了一些学校的默许,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舒缓考前压力的办法。

如果说大声呼喊能缓解压力,鼓舞士气还有几分道理的话,撕扯书本则完全不是一个理智的行为。

课本和试卷是每个学生刻苦努力的见证。不管是苦涩的还是自豪的回忆,他们都是纪念每个人一生中这段拼搏奋斗的日子的最好的珍藏品。而且,很多课本是即使上了大学也要不时查阅的参考资料。

在一阵集体传染似的 “撕书吼楼”的疯狂冲动中,把书本都毁坏了,实在可惜。除了给学校留下了一地的垃圾,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

【时评】高三减压,一定要“撕书吼楼”吗? | 世界观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学生们这种有些极端的释放压力的方式也多少体现了对目前的教育方式,考试体制的不满。

一直以来,考试成绩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一直是排在第一位压倒性的存在。几乎所有高中都有对大学升学率的硬性指标要求。一个优异的考试分数在很多老师眼中比其他任何特长专长都要实在。

不能保证一定数量的高三学生考上大学通常会直接影响老师的考核评价。这也导致了一些高中的一个奇葩的现象 — 劝退。老师会劝平时的成绩不好,高考无望的学生直接放弃参加高考,以确保一个理想的升学率。

高考目前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依然是足以改变命运的一场考试。由于竞争激烈,也被形象的比作“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就像古希腊传说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考也高悬在每个考生头顶上。

【时评】高三减压,一定要“撕书吼楼”吗? | 世界观

以考试为导向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来自父母、老师、学校的期望,给每位学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多年的努力只为了高考一个目标,随着高考真正临近,多年积累的压力也到了亟需释放的边缘。如何能缓解压力,确保考生在考试时候调整到心理和身体的最佳状态是个重要的课题。

厦门教育局的官方通知也并不是禁止减压,而是反对采用“撕书吼楼”等极端的行为来舒缓压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理智的缓解考前压力。 比如组织一些出游或者趣味体育比赛等的集体活动,让考生放松心态,鼓舞士气。

从长远来看,根本问题还是目前的考试制度。改变目前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象,需要教育部门加快多元化考试的改革。让在某些方面擅长的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

【时评】高三减压,一定要“撕书吼楼”吗? | 世界观

同时,也要给各大高校更多的自由度来进行自主招生。

改变高考成绩为唯一录取标准的考试体系,取而代之以一个能让每个考生展示自己各方面整体实力的综合考试评估体系,这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

作者为中国日报社新闻编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世界观”

微信ID:world_insight

【时评】高三减压,一定要“撕书吼楼”吗? | 世界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