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为新生准备九份大礼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06 21:11:59

中国日报6月6日电  6月6日,《中国日报》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今年考入农大的本科新生们将会享受到“九份大礼”:自由转专业、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院士上核心通识课、强化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选修研究生课算学分、参加体育俱乐部算体育课学分等。

第一,自由转专业政策。中国农大自2011年春季学期开始实行的自由转专业政策,允许学生从第二学期起,每学期初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申请转入自己心仪的专业,学生还可以多次申请转专业。学生申请转专业时,一方面,没有任何成绩的限制,这鼓励了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转专业。因为成绩不好的原因,可能就是由于专业不合适。另一方面,转专业没有任何专业限制,越是跨学院、跨大门类的,越是鼓励转专业。中国农大校长柯炳生说,“这一政策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学其所长,学其所爱。而兴趣,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基础;每个学生最擅长学的专业,就是对该学生来说最好的专业”。为了配合这一政策,中国农大在安排招生计划时也采取了配套性措施:热门专业少安排一些招生指标,相对冷门的专业则相对多安排一些。目的就是为学生入校后的转专业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国农大将大力改革教学方式,通过混合教学,讨论式教学,强化平时考核、实现考试方式多样化等手段,促进本科教学由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日益普及,同学们也越来越习惯于随时随地学习。农大据此还将建设以服务师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服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融合;实现利用多种移动智能终端的泛在学习;以云空间为载体,构建智能化学习空间;全部核心课程与通识课程实现网络化教学。

第三,院士上本科生讲台。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农大将首批推出30门核心通识课,这些通识课将基本覆盖各学科体系的基本理论和精华。值得一提的是,农大4名在职的院士也将参与到核心通识课教学中来,每个院士会牵头组织1门核心通识课程。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院教授武维华将牵头主讲《生命科学导论》,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医学院教授沈建忠主讲《兽医科学发展与人类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水院教授康绍忠主讲《中国水问题与科学应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科学院教授李德发牵头主讲《现代畜牧业技术与产业》,院士们将向同学们传授自己生平所学的精华,新生们也能在本科生的课堂上近距离一睹院士的风采。同时为了让同学们形成厚实的通识教育基础,农大还打破学校界限,引入校外教育资源给新生上课,让同学们能领略到所选课程领域顶尖学者的风采。农大首批将邀请清华大学教授主讲《中国政府与政治》,同时《全球事务与发展》、《中外音乐经典》和《艺术发展史》等人文社科课程,也将主要由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共同为学生授课。据悉,未来农大将形成较为完整的两年通识教育体系,学生就读期间需要在50门左右的高质量通识课中选够4-6学分,从而形成较为厚实的通识教育基础。

第四,个性化的选课政策。今年,农大将打破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间、不同专业课程间、校内外课程间的选课屏障,允许学生任意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研究生课程和学校认定的外校课程,冲抵本专业选修课所要求学分。

第五,尽心的学业指导政策。与高中不同的是,大学教师在下课后要忙于科研,学生很难找到教师答疑解惑。针对这样的问题,中国农大强化学生学业指导中心,为学生的专业选择、学业规划和学习困惑提供订单式服务。为了学生能与教师顺畅沟通,中国农大借鉴外国大学非常普遍、但在国内还不多见的office hour政策,要求任课教师每周拿出固定的时间在固定地点给学生答疑,从而促进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这也让同学们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更加自然,让同学与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中国农大副校长王涛表示。

第六,兴趣导向的学业计算方法。除了教学措施,中国农大也在学生评价体系上进行了改革,改革学业成绩计算方法,对每位同学分别计算必修课程和全部课程两个层次的学业成绩(平均成绩绩点,即GPA),全面揭示学生学业表现;校级公选课成绩将不计入GPA。其目的,是淡化追求成绩对学生选课的影响,让学生尽量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课程。

第七,鼓励学生参科研创新活动。为了更好地以科研促教学,中国农大所有的科研实验室均对本科生开放。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本科生科研创新基金的投入,鼓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科学训练和科学研究。学校将设立2个学分的科研创新学分,在科研创新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将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

第八,小班授课。过去,曾有一些相对小众的课因为开课人数达不到学校规定的最低开课人数而不得不停开,这使得一些同学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大将实行更为灵活的开课政策,5人选课即可开课,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鼓励小班教学。由于教室资源有限,允许教师在自己的办公室上课。对于其他课程,将通过调整课时系数等方式,积极鼓励小班授课。

第九,体育课教学引入俱乐部教学模式。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类合格的体育俱乐部,选修体育专项课、基础体育课等多渠道获得体育课学分。俱乐部制体育课以学校的运动场地为依托,由学生自选锻炼项目、锻炼时间、授课老师,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校队训练、校园体育文化等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关系。比如学生可参加农大峰云社、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等学生社团和体育俱乐部活动完成体育课。

据悉,这“九份大礼”是该校即将在9月施行的本科教学改革方案的一部分。改革方案还包括强化公共基础课建设、强化“10+1”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等举措。

今年,中国农业大学计划招收2910名本科生,其中在北京拟招收205人(理科168人、文科37人),招生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招生专业方面,学校今年共有10个学科大类(涵盖29个专业)和31个专业在全国招生。

相比往年,由于学科建设的需求,招生专业上有四个变化:一是原植物生产类专业,改为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园艺、植物保护4个专业招生;二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中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独立出来招生,其他专业仍按大类招生;三是原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四个专业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大类招生;四是原土木类专业改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土木工程两个专业招生。这些变化主要是招生所属大类的变化,专业计划人数没有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 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等学科群。

(编辑:孙若男 舒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