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抚今追昔话端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07 16:04:26

【网络中国节】抚今追昔话端午

2015年6月16日,河北邯郸市磁县辛庄营乡北豆公村金鼎幼教园的小朋友展示自己包的粽子。端午节临近,各地许多群众聚在一起包粽子、品粽子,品味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新华社发(胡清华 摄)(资料图)

又逢端午。说到端午,有一种食物不得不提,那就是粽子;有一位古人不得不说,那就是屈原。

粽子春秋以降称“角黍”。顾名思义,当时粽子的用米为黍米。到了唐代,才开始使用“白莹如玉”的糯米。最初的粽叶为菰叶(茭白叶),至元、明时期,变而为箬叶,为芦苇叶。至于馅料,北方多包枣,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

可见,粽子虽小,却花样繁多,古今不同,南北各异。小小粽子,在中华文明深邃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变化其形态,绵延流淌,以迄于今。

小小粽子,满不过一握。信手拈来,轻剥粽叶,咬上一口,清香满口,笑逐颜开。正所谓——

碧装束裹三角尖

玉带一缕腰间缠

未解罗裳清香送

无限诱惑在里边

只是,切不可轻忽粽子里承载的历史之重,怀念之情。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史载,屈原既绌于楚怀王,又得罪于顷襄王,被流放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笃志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相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据说,屈原家乡至今还流传着《粽子歌》: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

有人说,粽子那棱角分明的外形,象征着屈原刚直不阿的品格;洁白的糯米,意味着屈原廉洁清贫的一生;那颗红枣既是屈原对楚国,也是乡亲们对屈原的一颗火热的心。

于是乎,这小小的粽子,因为附着在不肯“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不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的屈原身上,便平添了一份厚重,平添了一份哀思。

有诗云:

每逢端午献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

可口非因香味美,身有正气誉乾坤。

端午将至,想必大家都会买几个粽子品尝。大快朵颐之余,请大家抚今追昔,聊发思古之幽情——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其情为何?

不是别的,正是屈原的浓浓爱国情,拳拳报国志。

有人质疑,把粽子和屈原联系在一起,不过是附会。

是附会也罢,不是附会也罢。事实是,千百年来,屈原已经与端午节、与粽子紧紧地凝结在了一起。也由于屈原,粽子才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品。因为——

粽子蕴含的是文化,寄托的是思念。随清香之气泛起的,是古老而鲜活的历史。那位在历史长河中久已远逝的人,轻踏江水,翩跹而来。他无畏的勇气和炽热的感情凝聚于小小的粽子之中,从不曾在时空中泯灭,而是流传至今。小小的粽子,代代相传着中国人对国家民族的眷恋之情,报效之志。

所以,我们现在过端午节,吃粽子,重要的是要追思历史,缅怀故人,传承文化,唯有如此,这个端午节才能不虚度。(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