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第二故乡”风沙不再

作者:杨三军 来源:新华社
2016-06-07 16:21:10

新华社拉萨6月6日电题:为了“第二故乡”风沙不再——山东援建“雅江北岸南木林生态示范区”见闻

新华社记者杨三军、汤阳

在雅鲁藏布江北岸,经过连续多年大规模植树造林,昔日有名的风沙源头、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开始披上绿装,“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初步显现。

“这是去年栽种的新疆杨,都已经抽枝发芽了。”顺着南木林县林业局局长次仁顿珠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紧邻着雅江北岸的荒滩上,拳头粗细、一人多高的树苗已经枝头泛绿、生机盎然;不远处,人头攒动、机器轰鸣,植树的工人又在抢抓时节,种下新苗。

家住日喀则的索朗罗布回忆当年风沙肆虐的日子,仍记忆犹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沙最严重的时候,能把不远处的318国道都埋起来。”他说,“连续多年植树造林,让现在的环境比过去改善了很多。”

记者了解到,日喀则市10多年前开始尝试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山东省第七批援藏干部进藏后,进一步结合受援地特点,提出转变造林观念、绿化“第二故乡”的工作思路,当地生态建设开始驶入“快车道”。

2014年,为了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西藏自治区在集中了全藏80%以上的人口的“两江四河”(即雅鲁藏布江、怒江及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狮泉河)流域,开展造林绿化工程。作为工程启动点,由山东潍坊对口援建的南木林县,建立了“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开展大规模集中造林试点。

“3年来,山东省累计投入援藏资金1亿多元,配合国家资金,在雅江北岸生态示范区完成植树2.5万亩、170万株,林木成活率达95%以上。”山东省第七批援藏干部领队、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赵志远说。

为了提高树苗的环境适应性,南木林县特别选取了耐旱、抗冻的柳树、杨树、榆树等树种,并在栽种之前对苗木有无病害进行逐一筛查。同时,还在西片区引入当地湘河水,东片区打井蓄水,解决了荒滩造林的灌溉问题。

“种树讲究三分种七分管,我们每年专门从援藏资金中拿出40万元,用于聘请护林员,这既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现金收入。”山东潍坊援藏干部、南木林县委副书记贾勤清告诉记者,仅在南木林县柳果村,这样的护林员有30位。

柳果村村民强巴欧珠是护林员之一。他笑着对记者说:“做护林员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此外,每种一棵树还可以挣1.5元,种树和护林的收入加在一起,我家就脱贫了。”

此外,山东潍坊援藏干部还在南木林县恰热村,投入援藏资金900万元,将原来的南木林县苗木基地从340亩扩建到900余亩。此举不仅可以满足本县植树需求、降低植树成本,还可向外销售树苗,持续增加当地百姓收入。

“再过5到8年,等雅江荒滩上新栽的树木成长起来,南木林的生态面貌将得到更大改观。”次仁顿珠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