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作文看时代变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航前行

作者:李盈盈 来源:未来网
2016-06-07 19:57:53

未来网北京6与7日电(记者李盈盈)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如火如荼,全国940万考生步入考场,考场内外一样焦灼。上午第一场的语文考试一结束,场内的考生与场外的专家学者对于作文就有很多话要说。

与往年一样,作文成为第一场考试的焦点。今年的高考作文与往年有何不同?未来网记者特邀专家详细解读,以飨读者。

每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都颇受关注,不仅因为作文分值占比较高,高达60或70分,一篇大作文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在专家学者看来,作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风向标,高考作文的命题成功与否,要看命题给学生留下多大的空间,命题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思辨能力,是否可以让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从而实现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目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未来网记者,一个好的材料作文无非有两点,第一,是不是跟学生思辨的空间相吻合,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第二,学生能不能有自己独立的观点?遵守制度的同时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表达空间越大,思辨的空间越大,这样的作文题目就越好。

从命题到话题再到材料 材料作文已成趋势

从高考作文看时代变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航前行

2016年全国卷新课标1的作文题目

据悉,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全部采用材料作文题型,所选材料均为单一文字材料,2016年仍然是材料作文,不同的是,2016年的全国新课标卷1出现了漫画材料。2015年,贴近时事和社会的事件类材料占33%,寓言哲理性事理类材料占67%;2014年,贴近时事和社会的事件类材料占61%,寓言哲理性事理类材料占39%,二者的变化较大。

属于贴近时事和社会的事件类材料的有2015年的新课标全国卷1、卷2、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如全国卷一《女儿举报老爸》,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且家人屡劝不改,女儿只好举报老爸;2014年,除了新课标全国卷1、卷2、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之外,湖南卷,辽宁卷、广东卷、江苏卷、安徽卷和广西卷均是贴近时事和社会的事件类材料。

命题专家表示,希望借《女儿举报老爸》的作文表达激发考生说真话、讲道理,表达自己的伦理观、法制观,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正确的法制观念。

属于寓言哲理性事理类材料的试卷有2015年的上海、江苏、安徽、湖南、广东、四川、山东、福建、湖北和浙江卷。如上海作文考题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坚硬和柔软的部分,但是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2014年的则是上海、江苏、四川、山东、福建、湖北和浙江卷。

武汉六中高中语文教研组长、多年研究高考作文的黄德灿老师认为,恢复高考40年来,高考作文一直紧跟时代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风向标,记录下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脉搏。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高考语文作文走了一条从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材料作文的发展之路。如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自2011年到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均为材料作文。

为什么对材料作文情有独钟?

命题专家表示,作文命题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的三贴近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向,积极引导面对人生、体味文化传统、理解高尚人品、追寻科学创新精神,通过给出的材料可以把作文主题设定在相应的范围之内,体现选拔人才的需要。

小作文大文章 立德树人是方向

“本次全国卷的语文作文既强调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向,又在继承以往材料作文的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获得全国“优秀课例一等奖”的衡水中学语文中心教研室主任王小铭告诉未来网记者,“创新中有稳定,时代中有传统,社会中有个人。”

据统计,今年参加高考的940万考生中,新增8省市的高考人数约为340万,总计有26个省市的约763万名考生使用全国卷,比例超过80%,比2015年使用全国卷的比例高出30%多。

王小铭告诉未来网记者,本次全国卷1的作文体现了高考语文全国卷的命题特点:创新中有稳定,时代中有传统,社会中有个人。

创新中有稳定。就语料看,新课标卷1的作文形式是漫画材料,仍然属于材料作文,只是不同于2015年的时事材料,也不同于前几年的寓言、故事材料。这种变化很好地考察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试卷也有相对的稳定性,即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试卷立德树人的功能。从2016年漫画作文的含义可以看出:“不是考98分的孩子就比考61分的孩子好,而是要看孩子的进取心。”王小铭告诉记者。此次漫画作文也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社会功能,即要为学生的未来奠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实,并积极融入社会的能力。“当学生将来面临人生的困境时,应该教会学生能用自己的人文情怀去化解困境,从而从容地、诗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王小铭表示,“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时代中有传统。今年的作文试题紧扣当代社会脉搏,这种引领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学习变得鲜活而生动,告诉教师和学生都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比如北京卷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很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所以学生们“不仅要读圣贤书,还要担当天下责。”王小铭补充道。

社会中有个人。材料提供了多个角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新课标卷1的作文既可以让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写,也可以站在家长的角度写。“这样的作文题目比较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王小铭补充道。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2016年语文北京卷作文立足现实生活和文化热点,要求考生写出自己对生活、对文化的深层认知,贴合时代主旋律,体现了高考试题“立德树人”的命题要求。

上海卷作文紧贴现实 凸显开放性

熊丙奇说:“上海市2016年的作文题目就比较好,非常贴近社会现实。”

上海2016年的作文题目是:“评价他人的生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熊丙奇认为,上海今年的作文题目传承了以前一直以来的材料作文的命题趋势。2015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是“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2014年作文题目是“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

强调开放性,透过材料引发学生的思考是近两年命题的标准之一。相对于2016年全国卷1的漫画,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张生认为,2015年最好的作文题是全国卷(2015年新课标)的“女儿写信举报爸爸”,题目的开放度最大,对考生的限制最小,命题给出的信息也最清晰。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表示,上海高考作文题历来都颇具开放性,可以让考生在足够广阔的范畴内进行思考并论证自己的观点。今年的考题也延续了这一特点,而且今年的作文更具开放性,考生可展开论证的范围更大。

熊丙奇说:“总体来看,2016年的上海作文题目与现实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学生对这种社会现象比较熟悉,也会有所切身的感受。”因为,随着网络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很多学生以及社会公民都有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因此,个人生活确实很容易进入公共领域,怎样遵守规则,处理好个人的权益与公共领域的关系非常重要。

“现在,有的人在上网的时候,随意去攻击别人,或者泄露别人的隐私,侵犯了他人的权益,这样的话题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上相互尊重,不随意攻击他人的重要性。”熊丙奇补充道。

体现时代特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刚出语文考场,有的考生直呼看到作文就懵了。“阅读和语言基础知识都还行,但是,之前没准备过类似的。看到卷子有点懵,两个题目都不好写,就选择了记叙文《神奇的书签》。”走出考场的北京四中考生黄欢说道。

“第一个关于《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的材料让人一看就有点儿懵。”人大附中的汪润民同学也选择了第二个题目——《神奇的书签》。

2015年北京卷大作文变身为二选一,小作文即微写作变为三选一,大小作文合计60分。命题组专家表示,这样安排能给考生更多选择空间,更容易彰显学生个性,促进作文内容多样化,让学生在考场上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写出好文章。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总体而言,北京2016年的作文题目有点难,因为二选一大作文的两个题材都不能完全涵盖学生的生活,一般的学生写起来会比较难,甚至是假话、套话,难以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

储朝晖认为,北京卷两个大作文的题材都有特定的对象,对于有些考生来说,他们可能对于老腔或者书签这种特定的事物了解不够多,就会造成写不出来的状况。于是出现了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考生对作文感到懵圈的情况。

“相对来说,北京卷今年的小作文可以选择的余地比较大,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兴趣选择性地写作。”储朝晖补充说。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2016年语文北京卷继承了2013年至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改革的成果,稳中求创新,力求通过更为广泛的素材和多样化的题目,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认知与思考。大作文一要求考生写出对民族文化遗产内涵的理解,升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点上和2015年的作文命题是一以贯之的。如2014年“北京的老规矩”和2015年全国卷二的“谁更具风采”,试题要求考生从三名具有时代风采的模范人物中,选出自己更为赞赏的一位。材料中的三个候选人的原型分别代表着矢志创新的科学家、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以及寻求个人爱好与社会价值结合的自由职业人,体现了我国各行各业为了实现科技创新、迈向制造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为中国梦不断奋斗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