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以粽香唤醒传统文化

作者:朱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08 17:08:31

又是一年粽香时。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节日的期待,与它所代表的食物有关,譬如:除夕的年夜饭、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光阴荏苒,千载之下,粽子不仅仅是粽子——它有更深刻的内涵,它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根。

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凝聚了几千年的民族精神,是优秀文化的沉淀,是彰显中华民族特色的东西。落叶归根、薪尽火传一类的词语不绝于耳,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迷恋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而且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一言以蔽之,小小粽子是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传统文化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传统文化的食物中蕴含着故事,传递着爱国主义精神。相传,在中国古代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投向汨罗江之后,当地居民为了不让水中的鱼咬屈原的身体,以糯米制成饭团扔如江中,以此黏住鱼儿的嘴,感念屈原对百姓、社会、国家的忧心。这就是粽子的缘起。时至今日,粽子不再被扔到江中,而是装在盘子里,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美食。

传统文化的饮食能够体现不同地域的食材与文化。粽子的口味渐渐变得丰富,各种食材纷纷融入,不仅有糯米,还有红枣、豆沙、绿豆、栗子、肉类等,数不胜数。现代人津津乐道于粽子的南北口味之争,南方的肉粽,北方的甜粽。人们各执一端,争执不下,对粽子的喜爱日趋浓厚。

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挑选,已经深入人心、融入日常生活的文化都是精髓。端午民俗数不胜数:除了粽子之外,端午民俗还有划龙舟、插艾草、挂菖蒲、沐兰汤、放风筝、佩豆娘、制凉茶、画额头、戴香包、避五毒……端午民俗体现了地域特点,也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是古人对自我与外在环境关系的思考。

传统文化有独特的魅力,从不惧怕外来文化的侵蚀。在日益开放的国内市场,当披萨、汉堡、薯条纷至沓来,占据了街道的醒目位置时,人们开始接受西方饮食,学着西方人使用餐刀和叉子。然而,每到端午节,人们通常摒弃外来的食物,纷纷选择最熟悉、最期待的味道,那是最有中国味的粽子香气。

小小粽子传遍大江南北,集合了南北口味,深入我们的生活,散发着独特魅力。粽子不是单一的食物,它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呈现出文化多元性。

五月初五端午节,吃起粽子,追忆屈原投江的故事,感受爱国情怀;在尝尝肉粽的同时,也试试甜粽,品味南北饮食文化差异。传统文化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