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太行山下新愚公 民心深处有丰碑

作者:朱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14 09:47:06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李保国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将愚公精神重提。

愚公移山的故事脍炙人口,人们耳熟能详。从前推崇愚公,赞扬的是百折不挠、日复一日、不知疲惫的执着精神。而今天,在社会飞速发展,国家逐渐强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愚公精神被赋予更丰富、更广阔、更深刻的内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愚公一辈子坚持一个信念,民族需要这样的精神。“我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李保国这么说。他数十年如一日践行全心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用科技养绿荒山,用行动为乡亲们指明致富之路。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拿工资、不持股份,只求付出、不图回报。在35年的岁月里,他参与了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参加过河北省科技救灾组,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他积极建言献策,帮助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常年高强度的工作使李保国积劳成疾,他于今年4月10日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这就是愚公精神,一个信念一辈子,心系群众、无私奉献、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愚公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家里手,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李保国这么说。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巧妙地将毕生所学与生态建设、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切实做好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为学一世,造福一方。李保国秉持着“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理念,将“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紧密结合,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从李保国生前留下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田间地头的照片多,三尺讲台的照片少;与农民劳作的照片多,与学生合影的照片少;指导工作的照片多,娱乐休闲的照片少。多年的实地工作让李保国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因地制宜,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探索出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展之路。

民心深处有丰碑。李保国用一生的行动诠释了新时期的愚公精神:悲天悯人,矢志不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投身事业,造福一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做好身前事,不计身后名,“只留香气满乾坤”。在当下,我们要秉持愚公精神,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积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