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钦南区打好脱贫组合拳

作者:张冠年 来源:广西新闻网
2016-06-17 16:40:14

钦州钦南区打好脱贫组合拳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钦州讯(记者 张冠年 通讯员苏其)“感谢扶贫工作队员这么关心我们!”6月15日,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镇圩埠村贫困户黄之权接过挂点单位送来的猪饲料,心情十分高兴。

今年以来,钦南区致力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打好组合拳,除了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之外,还注重发挥挂点单位、社会力量的帮扶作用,形成了该区上下共弹“扶贫调”、共跳“集体舞”的扶贫攻坚模式。自3月初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后,该区2500多名领导干部就开始奔赴脱贫攻坚一线,与贫困群众“认门结亲”。一时间,寻“穷根”、帮“穷亲”成了该区最活跃的话题。

“说是亲戚,其实一点也不为过。自从他们来了以后,不但隔三差五地嘘寒问暖,而且还自掏腰包,购买书包、油米等物品赠送给我们贫困户。”黄屋屯镇大冲村贫困户黄相武对记者说。

在久隆镇久隆村,结对帮扶该村贫困户的领导和干部,抓住生产的有利时机,为贫困户送来爱心化肥,同时还挽起裤腿、戴着草帽,与贫困户一起下地为甘蔗除草施肥。

据了解,钦南区按照结对帮扶全覆盖的原则,除了向贫困村、贫困户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建设驻村工作队员以外,还从城区各部委办局以及各镇选派结对帮扶队员,按联镇、包村、包户捆绑式扶贫的结对帮扶机制,实行结对帮扶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不脱贫不销号。

对于贫困户冯永科来说,能够住上稳固的房子,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今,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的这个心愿正慢慢实现。冯永科是黄屋屯镇圩埠村的贫困户,一家5口挤住在破旧的泥瓦房里。该村的挂点领导深入调研了解情况后,立刻牵头组织驻村工作队、镇政府和联谊包村单位共同研究,明确对全村包括冯永科在内的9户贫困户实行自筹为主、政府补助引导、信贷支持和社会帮扶的筹资模式进行危房改造帮扶,并通过资助钢筋水泥等建房所需的部分材料,最大限度地减轻贫困户建房资金上的压力。目前,这些贫困户家的危房改造工作已经开工建设。

此类的帮扶例子不胜枚举。在钦南区扶贫攻坚指挥部里,工作人员向记者罗列了部门驻点挂村的帮扶清单:城区财政局压缩本单位公务开支,盘活2.5万元,并组织干部职工捐款1.06万元,分别助力康熙岭镇3个贫困村的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钦南区委政法委共筹资4万余元,资助那思镇那京村贫困户发展种养……

事实上,为确保实现如期脱贫摘帽的目标,钦南区早在今年3月,就落实上级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160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在该区久隆镇高明村和黎屋村,竹笋、苦瓜的种植初具产业支撑效应,部分贫困户在“公司基地 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带动下,走上了种植脱贫之路。目前,两个村种植竹笋和苦瓜面积100多亩,为下一步脱贫摘帽打下坚实基础。

■海豚之声

扶贫先扶志 致富先治心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黄 冠

目前,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各地正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地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物质上的贫困贫一时,精神上的贫困贫一世。人穷最怕志短,在以往的扶贫帮困中,人们往往比较注重物质等有形的东西,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帮扶。实际上,扶贫要先扶志,致富要先治心。信心是胜利的法宝,也是最好的财富。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首先要为他们带去信心,牢固树立战胜困难、走出贫困的信念。

为此,我们要在群众中进一步树立“戴穷帽可耻、摘穷帽光荣”的观念。通过树立脱贫标兵、致富能手等形式,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从骨子里挖掉“病根”,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自主脱贫可贵”的风尚,扶持有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主脱贫能力。同时,还需突出智力扶贫,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生存致富技能,真正实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实现从“输血”向“造血”的根本转变。

打赢脱贫开发攻坚战绝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困户的志气一旦树立起来了,观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