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治民须有南门立木之信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6-21 13:23:02

诸君大概都听说过商鞅变法,正是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五世称雄,最终削平六国,一统天下。商鞅变法的内容简单说来就是奖励耕战,辟田多者赏,怠惰者罚;勇于攻战者赏,畏葸者罚。说来也不复杂,问题的关键是秦国的老百姓怎么这么听话,这么信任商君呢?原来,商君在推行变法之前,先进行过一次预热。这就是南门立木之事。

且说商君其实并非秦国人,而是来自卫国的一位客卿,所以有时候史书也称他为卫鞅。要改革,总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们势必会阻挠,改革就有可能会夭折。加之商鞅本身是个“移民”,在秦国人生地不熟,改革重担一肩挑,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仅仅高喊改革口号还不行,还得能切切实实地把改革落到实处,让老百姓相信政府。古今一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故而,商君一手策划导演了这么一出剧。

这出剧也不复杂,道具仅需三丈高木头一根,战国时代的丈比今天要短一些,那时候的三丈,换算成公制大概就是7米左右。演出地点就在咸阳城市场的南门。剧本也很简单:“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市场北门去,就赏十金。”

“十金”是多少钱?秦国的金币是什么样的,现在已不可考。我们姑且拿出土较多的楚国的金币“郢爰”来大概算算吧。一块“郢爰”大概是10克,则“十金”就是100克。按现在黄金市价算,100克黄金价值30000人民币左右。

想象一下,如果有商家在市场里面说你填个表就送你3万现金,你怎么想?八成以为是骗人的吧?

果然,史载:“民怪之,莫敢徙。”老百姓都拿不准这事儿是真是假。所以,众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商鞅见没人动,就再加码,一下子把赏金提到“五十金”,相当于15万人民币!

终于有一个人从人群中走出来,说:“我来试试。”他扛着木头,一路走到了北门。老百姓们也一路跟着,议论着,打算看看商鞅是不是真的兑现承诺。商鞅也不负众望,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纷纷说:“商君言而有信,靠谱!”

就这样,商鞅在秦国树立了威信,耕战政策得以顺利推行,使得秦国雄霸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

失五十金,得六国土地人民,诚信的价值一至于斯!

可是有人说了,诚信吃不得穿不得,看不见摸不着,不如真金白银来得实在。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君不见,有些国家的政客在选举时无视客观环境,明知做不到,却为了给自己捞政治资本,大言不惭地给选民做出种种承诺,上台前一个样,上台后就变了一副模样,塞责推诿,寻这个理由,找那个借口,肆情挥霍老百姓从前对其的信任。支持率也一路从高峰跌到低谷,最后狼狈下台。政府换了一拨又一拨,如走马观灯,也不过是继踵前任。老百姓也是先希望又失望,失望后又希望,最后累了倦了,看透了,留下的只是失望。投票率一路走低,人们对政治冷眼旁观,没有了最初的热情。

国家改革最需要的就是政府和人民的团结,而凝结政府和人民的纽带就是信任。有了信任,国家才能万众一心,共度时艰。信任感需要精心培养,一次失信之举就可能会使信任感荡然无存。

培养信任感,一方面需要根据国家发展水平和客观环境来出台方针政策,不说大话,不盲目许愿,另一方面也要像商鞅那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

(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