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成语叫“邯郸学步”吧。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原文是这样说的:“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这里有些字词需要给各位读者略微解释一番。
先说寿陵。寿陵的具体位置不清楚,总之是燕国的一个城市,在历史上也没什么名望,大概城市规模并不大。这位燕国人在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城市里也不是什么显贵人物,而只是一位“余子”。您可能要问了,何为“余子”?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嫡庶之分。嫡子有继承权,父亲亡故后,可全盘继承父亲的封邑土地人民和贵族名号。庶子呢,只能仰赖嫡子的鼻息生活。但大贵族的庶子终可做一个小贵族。小贵族的庶子呢,终不免于沦为平头百姓。所以,燕国的这位出身小城市的“余子”其实就是个老百姓。
邯郸可就不一样了。邯郸在战国时代为东方诸国中堪与秦国匹敌的赵国的首都,四方辐辏,人口密集,工商业十分繁盛。直至西汉时代仍与首都长安等并称为“五都”。
可以说,寿陵这个城市就是燕国的一个缩影。其与邯郸的对比,就是整个燕国与赵国这两个国家地位的对比。燕国虽然是周初与周公并称二公的召公奭之子孙的封邑,但史书对其描述少之又少。与燕国截然相反,作为三晋之一的赵国,秉承春秋霸主晋国的遗产,疆域辽阔,又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军事实力十分强大。也就是说,赵国经济发达、军事强大,如果套用现在的名词来说,可称为发达国家,而燕国就是所谓的发展中国家。
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就是如此。所以,这位寿陵余子心慕赵国,传闻邯郸人走路十分优雅,不禁心向往之。于是来到邯郸学习走路。走路是最基本的技能,连走路都要学习人家的,别的方面就更别提了。可见这位燕国人自卑到了什么程度。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崇洋媚外”!
可是他毕竟不是真正的赵国人啊,人家赵国人的文化,包括走路姿势在内,都是在人家本土的历史和社会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有人家的客观合理性。这位燕国人到邯郸来,只是学个样,没有深入思考人家为什么是这样,所以只能依葫芦画瓢。最后非但没学会人家怎么走路,连自己原来怎么走路的都忘了,只能爬着返回燕国!岂不可笑又可悲!
这个事虽然简单,但是借古喻今,仍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决不能一味地模仿外国,生搬硬套,照猫画虎、依样画葫芦。就拿中国此时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来说吧。不可否认,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现代化这条征程上是个新来者,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还有诸多困难需要克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像这位寿陵余子一样采用邯郸学步这样的蠢做法。
首先,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华民族在漫长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在思想和实践领域都积累了无比丰富的、可资借鉴的智慧资源。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唯有不忘中国文化之根,才不至于像这位寿陵余子一样“忘子之故,失子之业”,最后落得个匍匐而归的下场。一个人趴下了尚可言,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趴下了,在世界上将何以自处?!
再者,在改革的实践中,把一种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当成“唯一准则”,企图用一种模式来改造整个世界,容易滑入机械论的泥坑。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可以用来说明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在一定地域和历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们套在各国各民族头上、用它们来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那就是荒谬的了。
知易而行难。一说邯郸学步,大家都知道语带讥讽,不是什么好事。可是反观中国社会改革的实践,有些人秉持的观点不能不说带着点“邯郸学步”的味道。在改革的路上,一味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唯有立足实际,坚持中国自身的主体性,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现代化之路来。(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