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落实国家铁路走出去战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抱团出海,实现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铁、俄罗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马来西亚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等境外项目合作的突破性进展。(《人民日报》6月16日)
“抱团出海”重在“抱团”,这个词语在动物界就可见一斑,寒冬腊月时,小松鼠们为了抵御寒冷,采取“抱团”形式来“取暖”,形象描述了“抱团”的作用。如今,中国高铁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采取“抱团出海”方式,率领中国企业组团走出国门,整合最强力的资源,发挥最大效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家层面也看到“抱团出海”战略意义,在去年5月23日中资企业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就提出了中国企业要“抱团出海”,防止恶性竞争。后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多次表态发声,对“抱团出海”予以支持,这为中国高铁“抱团出海”提供了良好发展契机。
当前,中国高铁技术的安全性已逐步取得世界认可,世界市场正在向中国高铁招手,中国高铁也急需更广阔的发展天地。2015年,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抱团”踏上出海之路。这一年,中国铁路企业在海外承建的铁路项目由单一的工程承包、装备出口等,转变成全方位的中国高铁技术标准、设计咨询、工程建设、装备制造、人员培训和运营维护等合作。显而易见,中国高铁“抱团出海”模式效果已经开始显现。
比如在中俄喀山高铁项目中,中国企业在中铁总公司的协调下,组建勘探设计、基建工程、轨道车辆等企业联合体,联合体中的企业“轮番上阵”竞标,其中中铁二院从2012年开始跟踪中俄高铁项目,后期陆续向俄方提供了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概况、财务分析、提高项目效益的优化措施等建议,并成立了中铁二院俄罗斯分公司,为中俄铁路合作打下基础。
又比如中国铁路在争夺印尼雅万高铁建设过程中,中国企业联合体紧密配合,从充分了解印尼国情,创新合作模式着手,用真诚开展跨文化合作,妥善处理公共关系,赢得印方的信任和理解,最终赢得了中印尼合作大单。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开始考虑引入中国高铁。此外,还有马来西亚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等境外项目合作的突破性进展,多个项目已经确定实施或合作,均决定采用中国标准和装备。
曾几何时,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失败的教训很多,也很惨痛。但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抱团出海”战略深入推进,中国高铁及企业正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面对新的市场机遇与发展前景,“抱团出海”模式将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助推中国高铁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
(封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