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撰文:南海局势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6-07-01 10:57:14

傅莹撰文:南海局势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当地时间5月10日,应美国斯坦福大学邀请,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社会科学院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傅莹在该校弗里曼·斯伯里格国际问题研究院发表题为《中美关系,重塑共识?》的演讲。中新社记者 刘丹 摄

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与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近日在《中国新闻周刊》和美国《国家利益》同步发表关于南海问题的联合署名文章。

该文梳理了南海局势演进过程中发生的许许多多或大或小的事件,展示出它们之间可能的关联,希望借此反映出问题延展的脉络,为关心南海问题的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其实质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为避免误解的加深和局势的螺旋升级提供一个警醒。文章摘要如下:

近年南海问题渐成为关于中美关系的最重要话题,双方在外交和舆论场不断相互喊话,军事上也出现紧张气氛甚至摩擦。中美之间的竞争与对抗似乎正在通过南海问题展现出来,彼此都开始从战略层面评估对方意图。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20世纪30年代以前,国际上对中国南沙群岛的主权状况没有任何争议,世界有不少地图和百科全书标明南沙群岛属于中国。南沙争议缘起于日本帝国主义扩张和战后的秩序安排,发酵于冷战。菲律宾、越南等国对南沙群岛的侵占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南海油气资源的发现以及专属经济区制度的谈判与出台,这类侵占行动进入到一个疯狂的阶段。

二战后,美国实际上长期承认中国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美国曾通过外交询问、申请测量、通报航行飞越计划等方式,显示了其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主权的立场,中国台湾当局还曾在南沙有关岛礁上接待过美国军事人员。对于菲律宾、越南等国在南沙夺岛占礁的疯狂举动,美国长期未有明确态度,但曾多次向台湾当局咨询过对这些岛礁主权归属问题的意见。而同期,美国出版的地图和书籍等,例如1961年版的《哥伦比亚利平科特世界地名辞典》、1963年版的《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71年版的《世界各国区划百科全书》,也均确认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美国冷战时期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困境是,虽然基于道义和国际法理应承认中国对这些岛礁的主权,但另一方面由于反共和推进亚太战略的考虑,美国又不情愿让中国大陆占有这些岛礁,更不愿因此损害与菲律宾等盟友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在冷战终结、亚太国家关系缓和、经济发展成为主基调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和东盟的关系发展步入快车道。在此期间,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快速发展基本掩盖了南海局势的起伏波动。为缓和局势紧张,中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并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后的10年,事实上只有中国基本遵守了其规定和原则,未采取使争议扩大化的行动,并且积极推动海上和平合作和共同开发。然而,越、马、菲等国从一开始就没有全面和认真地落实《宣言》,不断对所占据岛礁改建和扩建,加强行政管理,加紧油气资源开采,不时抓扣中国渔民等,这些国家的一个共同指向,就是固化非法侵占所得,否定存在争议,而不是“搁置争议”。这些做法不断刺激中国国内民众和舆论的反感情绪,使得他们对南沙问题的关注热度不减。

南海形势是从2009年、特别是从2012年后开始紧张起来的。在2009年以前,虽然各种摩擦不断,但南海局势总体上是可控的,局势复杂化的转折大约发生在2009年,这与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关于提交200海里外大陆架界限信息的期限(2009年5月13日)有一定关系,而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则是一个更大的刺激因素。

中美在南海的军事摩擦变得更加频繁,仅2009年,美国军舰与中国船只在侦察与反侦察过程中,至少发生了5起对峙摩擦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无暇号”事件。进入2010年,美国对南海的政策加快转变,表现出“选边站”的倾向。

东盟部分国家和美国的这些动作在中国受到媒体的密切关注,而媒体的广泛报道也激起公众的强烈反响。中国的克制政策面临政策延续性和民意的双重压力。2012年4月发生的黄岩岛事件可以说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突破了中国政策和忍耐的底限,中国不得不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正式向联合国海洋法法庭提请针对中国的仲裁。对此,中国外交部多次发表声明,指出“菲律宾和仲裁庭无视仲裁案的实质是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及其相关问题,恶意规避中国于2006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有关规定作出的排除性声明”,强调中方“不承认、不参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