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开临时仲裁庭“法理权威”的虚假包装

作者:本报赴荷兰特派记者 任 彦 来源:人民日报
2016-07-15 09:36:51

联合国和国际法院近日相继发表声明,与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撇清关系。此前,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也表示对南海仲裁案法律和实体问题不持立场。

7月13日,联合国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南海仲裁案临时仲裁庭与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博文写道:“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根据《联合国宪章》设立,位于荷兰海牙的和平宫内。这座建筑由非营利机构卡内基基金会为国际法院的前身常设国际法院建造。联合国因使用该建筑每年要向卡内基基金会捐款。和平宫另一‘租客’是1899年建立的常设仲裁法院,不过和联合国没有任何关系。”

国际法院前法官阿卜杜勒·科罗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确认了这一点。他说,临时仲裁庭根本就不是联合国机构,常设仲裁法院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庭,很多不知情的人把它与同在一座大楼里办公的国际法院混为一谈。常设仲裁法院只是一个国际调解机构,允许非国家实体和个人在该法院进行仲裁。成立117年来该机构总共只接受过16起仲裁请求。

为了避免“躺枪”和“背黑锅”,国际法院14日在其网站首页特意发表声明,所谓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由常设仲裁法院下的一个特别仲裁庭做出。国际法院作为完全不同的另一机构,自始至终未曾参与该案。

据国际法院内部权威人士透露,临时仲裁庭不过是在庭审时使用了常设仲裁法院的大厅,仅此而已。临时仲裁庭只是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强制仲裁临时设立的一个机构。常设仲裁法院一名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临时仲裁庭仲裁员根本就没有职业道德,他们眼中只有钱,“这个机构不是伸张正义的地方,已沦为谋取私利的商业场所”。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菲律宾居然“大包大揽”,主动承担了临时仲裁庭要求中方缴纳但被中方拒绝的费用。临时仲裁庭使用常设仲裁法院的公函用纸来打印其仲裁结果,还在仲裁结果后面一本正经地介绍了一番常设仲裁法院,混淆视听,让人误以为这个结果出自常设仲裁法院。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前主席拉奥·佩马拉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领土主权问题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调整的范围,划界问题也被中国政府声明排除强制仲裁程序,临时仲裁庭对此案没有管辖权。

科罗马指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性仲裁及其他强制程序均应严格建立在国家同意基础上。南海仲裁案是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中国作为当事方并未同意将该争端诉诸强制性仲裁,因此临时仲裁庭的审理和裁决都是无效的。

塞尔维亚知名智库贝尔格莱德平等世界论坛主席日瓦丁·约万诺维奇认为,鉴于南海争端的复杂背景,诉诸国际仲裁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拖延问题的最终解决。这个对争端双方都没有好处的结果对谁有利?那就是挑起事端、唯恐南海不乱的域外好事者。这个仲裁结果单纯迎合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的片面诉求,罔顾国际法理和历史事实,实在是令人心寒。

中国驻荷兰大使吴恳表示,越权组建的临时仲裁庭再次僭越国际法明确规定,所谓南海仲裁案因菲律宾时任政府滥用法律程序而启动,因临时仲裁庭越权管辖而推进,因美国霸权干预而炒热,该裁决是滥权、越权和霸权结合的“怪胎”,让所有正义的人士汗颜,令国际法蒙羞,所谓裁决不过废纸一张。

(本报荷兰海牙7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