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最近有点多灾多难。继去年11月巴黎遭受恐怖袭击之后,当地时间7月14日晚南部小城尼斯举行国庆日庆祝活动时,一辆卡车冲进正在观看烟花表演的人群,目前已造成逾80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现场画面简直惨不忍睹。卡车司机冲向人群同时开枪射击,车上还有手榴弹等武器。这名卡车司机已被警方击毙,身份也已得到确认,为现年31岁的突尼斯裔尼斯男子。
恐袭发生后,警方在现场警戒。
为什么又是法国?面对恐怖袭击,法国为什么这么脆弱?就这个问题,小观采访并搜集了一些专家观点,讲讲尼斯恐袭背后的故事。
储殷,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这跟法国的特殊人口结构有关。法国北非裔移民人口比例较高,长期以来处于底层,特别是金融危机后,生活条件恶化,极容易被恐怖组织蛊惑。
而法国安全和情报部门,在面对少数族裔,尤其是500多万的穆斯林时,掣肘太多。比如政客鼓吹政治正确的信条,以及法国国内政治的牵绊,让警方和强力部门难以处理。
欧洲反恐的形势是整体性的,不是个别国家的恶化。但这次恐袭后,欧洲不会进一步收紧难民政策,因为现在的政策已经够紧了,没有继续收紧的空间。而且,收紧意义不大,因为此次恐袭是具有合法身份的恐怖分子干的,大量穆斯林社区就是本国公民,收紧也不可能把他们阻挡在国境外。
案发地点还原。
李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特别助理
法国频发的恐怖袭击事件说明该国在防范恐袭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与漏洞。法国自己曾有一份调查报告承认,法国在反恐情报的收集上“全面失败”。情报是防范恐怖袭击最重要的前提,这使得法国的反恐能力出现重大漏洞。
此外,法国甚至整个欧洲对反恐具体措施的投入严重不足,法国每年的反恐经费大概在6到7亿美元,尚不足美国470亿美元反恐投入的零头。反恐是一个综合能力,有限的投入大大限制了其能力的发展。
恐袭现场,民众在照看伤者。
黄日涵,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
法国萨科齐担任总统之后,包括奥朗德上任期间,法国外交对外异常积极,先后参加了诸如马里、叙利亚的反恐行动。这些反恐行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恐怖分子的复仇情绪高涨,因而对法国不利。
法国的经济形势不是特别好,导致投入到反恐体制建设以及情报分析上的经费越来越少,因此出现了之前情报队伍裁员的情况。虽然在巴黎恐袭事件后,反恐队伍以及情报网络建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进展并没有达到预期。所以目前这个时期,法国的反恐队伍以及情报网络的构建还是明显滞后于这一时期反恐形势的发展。
此外,法国的恐怖主义事件跟法国国内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经济的不景气使国内民众的不稳定情绪增加。这就给恐怖分子机会去煽动一部分对社会不满的人加入到恐怖主义的组织工作中,所以要在这方面加强防范。
恐袭发生后,四散的民众。
傅晨,前法国外籍军团陆军下士,现法国某安保公司创始人
现在正值休假的季节,尼斯是夏天南法最热门的旅游城市,巴黎人几乎全体南下度假,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富豪也都偏爱尼斯。尼斯机场停机坪一望无际的私人飞机,就是最好的证明。可以说,恐怖分子选择旅游城市尼斯,还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
此次发生袭击的英国人漫步大道,长达5公里,是尼斯沿海最著名的街道,也是尼斯的标志。14日是法国国庆日,尼斯十几万游客都聚集在英国人漫步大道庆祝国庆烟火,这样大规模的人群聚集,为恐怖分子提供了袭击目标。
此外,尼斯郊区住着庞大的穆斯林人群。此次制造袭击的凶手是突尼斯后裔,他们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或没有工作,很容易被伊斯兰国渗透,成为恐怖分子。
图片来自于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世界观”
微信ID:world_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