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四好农村路”建设再添加速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8-18 00:00:00

据中国交通新闻网消息,“我们这里的土鸡,大的一只卖200元,小的一只卖100元,一到年底还供不应求呢!”在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毛家山村,村民毛天赦告诉记者,土鸡走俏得益于去年修通的通村公路。曾经这里一只大土鸡卖20元都无人问津,现在土鸡已经成了毛家山人致富的宝贝。当地的旅游也火了起来,每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

类似的场景将在山西更多的农村地区出现。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山西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会上获悉,省委、省政府已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和连通工程建设。今后5年,山西计划投资236亿元,改造完善农村公路5.2万公里,并积极推进乡镇汽车客运站和建制村汽车停靠点建设,彻底补齐农村交通运输短板。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正印表示,全省农村公路已步入建管养并重发展阶段,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将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

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十二五”期间,山西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村村通沥青(水泥)路完善提质、旅游公路建设和安全生命防护等5大工程,完成农村街巷硬化工程15万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9万公里。截至去年年底,山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2.3万公里。

有成效,也有不足。山西全省农村公路发展顶层设计不足、部分路段建设标准低、建管养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一些建制村农村客运出现“通返不通”现象等问题日益凸显。对此,山西省交通运输部门将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积极谋划“十三五”时期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全面发展。

山西将在加快推进县乡公路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基础上,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农村公路管理的制度、办法,建立健全“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市场化养护水平。

在落实养护主体责任方面,山西将全面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机制,推动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一般转移支付预算。到2020年,全省将实现县、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达到100%,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比例达到100%,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全部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的目标。

既要走得通,也要走得好。山西将进一步统筹解决好农村客运“通返不通”问题,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和安全水平,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

严格考核 加快贫困地区村路建设

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贫困地区因交通而掉队,是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也是山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点任务。

据了解,包括纳入燕山—太行山、吕梁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县在内,山西共有58个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32万。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交通扶贫行动被列入全省脱贫攻坚8大工程20项行动中,省交通运输厅据此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

李正印介绍,根据安排,今后5年,山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将达2.19万公里、计划投资110亿元。省交通运输厅已印发《大干一百天,确保全面完成2016年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措施,加强监督指导,严格检查考核,切实抓好落实,确保完成任务目标。

创新筹融资模式 保障资金投入

资金保障是关键。“十三五”期,山西将加快建立“以公共财政分级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公路资金筹措机制,积极争取政府债券、各类扶贫和涉农资金向农村公路倾斜,充分利用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保本低息长期限”贷款政策,深化和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用改革的办法破解资金难题。

同时,山西将探索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民间投资参与农村公路建设。

为了保障建设质量,山西省交通运输部门将按照“县为主体,市、县政府统筹推进,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的农村公路建设机制,加强行业监管,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提高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确保“四好农村路”建设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