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山歌别样“红”

作者:程卫军 来源:求是网
2016-08-25 09:05:08

提起山歌,江西人民一点也不会陌生。从《刘三姐》到《红军阿哥你慢慢走》从《十送红军》到《映山红》,悠扬婉转的山歌在这块革命的热土上一直广为流传,具有绵延不息的生命力。但在诞生了肖华、陈奇涵等5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兴国县,这里的“山歌”不仅悦耳动听、广受欢迎,而且还处处透露着一种别样的“红”。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编辑“走转改”采访活动的第三天,我们走进了兴国县杰村乡含田行政村,特地来感受这里洋溢着浓浓红色“味道”的“山歌”,融入这幅碧水、蓝天、白云构成的江南山水画。

走近含田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直通村落小径两旁宽阔的荷塘。千里稻田香,万亩荷花开。含着沁人心肺的荷香,编辑一行走进这座古老的村庄。百年榕树下,乡村祠堂旁。在当地村干部的领导下,村口那棵百年老榕树下开辟出一块几十平米的平地,搭起一个简易演出台。这里,兴国山歌理论宣讲队正在用山歌的方式向村民进行政策讲解。

舞台上,一个大妈和一个大爷两个人带着简单的扩音器正在唯妙唯俏地表演,台下的村民们搬着自家的板凳错落有致、聚精会神的听“歌”。表演虽然简易,但台上台下融为一起,不时还有年幼的孩子在两位表演者身边穿过,引来笑声一阵。头顶虽然是烈日,但在百年古榕树的荫庇下,当地群众不仅跟着轻声哼唱,有的还和宣讲队员们“对擂”。一场山歌理论宣讲,不时掌声阵阵、笑语连连。拉一场这样接地气的“山歌”,党的政策也就深深的烙在了村民的脑海里。

一直以来,兴国山歌非常受群众欢迎,劳作时唱山歌放松身体,休息时唱山歌愉悦身心,独特的历史人文早就赋予了兴国山歌旺盛的传播力和生命力。早在苏区时期,山歌就开始作为当地战地宣传的一种有效武器,新的历史时期,山歌这种承载模式,经过精心的包装后已经变成了当地基层理论宣传的利器。一方队旗、一支话筒、一面砂锣,一声“哎呀嘞”,一传十、十传百,兴国山歌理论宣讲队就用这样浅显易懂的方式把党和国家的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谈及这项工作的开展,江西省兴国县委宣传部部长蓝贤林说:基层群众很少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往往是农忙人倍忙、农闲人倍闲,还深受农事、天气、赶圩等影响,而传统的理论宣讲时间安排固定化、机械化,没有贴近群众实际,即使安排群众代表参加,因路途不便也是稀稀拉拉。因此,一场理论宣讲下来往往是“讲的不好讲,听的不愿听”,当地群众也只是“看一看、笑一笑、闹一闹”,难以入耳,更难以入脑入心。

在兴国县委县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当地的政策理论宣讲始终面对群众、服务群众、融入群众,通过“接地气”、“走转改”的方式,创造性的定出“载体要有深厚的群众基层,形式必须生动活泼,内容紧贴百姓生活,宣讲力求通俗易懂”的方向和标准。不是平铺直叙、照本宣科的理论宣讲,而是雅俗共赏、通俗易懂的理论,学习理解。

越是通俗易懂也就越能入心入耳,越是喜闻乐见也就越能润物无声。千百年前,这里的客家人从遥远的中原迁徙至此。随历经沧桑、时代变迁,但他们的心中始终留有对祖先最虔诚的敬重。因此,当毛主席领导当地群众闹革命,让当地的百姓摆脱地主恶霸的压榨,他们对毛主席的忠诚、对共产党的感恩始终如流淌在心间。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把历史的视线拉回当下,也就不难理解,田间地头、村头大树底下、小学广场、公司食堂、圩镇空地,哪里人多,宣讲队旗帜就会在哪里。一个个的村落里,也就到处流淌着充盈着红色旋律的“山歌”。

从“唱支山歌给党听”到“唱支山歌让群众懂”,正是在借鉴中创新,兴国的宣传工作人员将理论宣讲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取其精华,不断创新。12年来,这支最初8个人的队伍,经发展、提升,已成为一支拥有30多人的理论宣讲力量。遵循着宣讲理论、宣传政策,服务农民、服务基层的原则,无偿为农村基层演出、宣讲9000余场次,覆盖全县304个行政村。平均每年赴乡村宣讲700多场,累计覆盖宣讲人数近30万。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劳,在田间地头、农家屋场才能铿锵有力地唱响时代声音。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积淀、群众不断传承演变而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祝愿兴国山歌理论宣讲队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继续不断挖掘本地群众喜爱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用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表现时代精神,不断提升宣传效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凝聚起改革振兴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