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8-27 07:22:50

中国日报延安8月27日电(记者 王健)百名摄影师聚焦新长征全媒体采访团8月12日从江西瑞金出发,乘车沿着中央红军当年走过的路,跨越了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甘肃、宁夏、陕西,行程5000公里,最终于8月23日晚抵达革命圣地延安,并于24日在延安进行了采访。在新长征活动途中以及结束之后,记者以“重走长征路,聚焦长征精神”为主题,请采访团成员谈有关感想以及途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大家普遍的感受是,长征精神永存。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图片:王健提供)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采访团成员在延安合影留念。(照片:王健提供)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图片右一)在延安采访。(摄影:王健)

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

这次我从瑞金开始,通过国道、省道、县道以及高速公路来到延安。我体会到,当年红军长征确实非常困难,因为当时他们在长征路上还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一路走来,我发现在沿途城市和乡村,人们的衣着、首饰和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都证实了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认为,长征精神就是要靠个人的努力不断发奋图强,通过每一个人的具体的奋斗,形成整个民族的巨大力量。

我们采访团一行也就十几个人,即便我们拍出成千上万张照片,也不能表达沿途城市、乡村发生的非常丰富的巨大变化。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手机、相机反映长征沿线各地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在新长征路上,我一看到好的镜头,就先拿手机拍照,好的镜头基本在手机里。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手机这种最便利的、得心应手的拍摄工具,通过互联网与受众共享。

80年代,我使用傻瓜相机拍摄,新世纪开始,我用手机拍摄,人们都称我为“傻瓜”王文澜。当然,我们不是傻瓜。我们要用我们的手机、相机拍出最精彩的瞬间。

这些照片所记录的瞬间以后就是被历史车轮碾过的一面面的镜子。这些镜子,可以折射出伟大长征的精神。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解海龙在泸定桥采访。(摄影:王健)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解海龙:

这次参加新长征活动,所到之处,我非常感动。因为这些年,我也经常到农村去,去了之后会有一些感慨。

一路走来,我发现各地的变化很大。这次来,我就要看一看,用我的眼睛去观察,用我的相机去记录,用我的嘴到各地区讲演,来反映各地的变化。一路上,我看到人们脸上的精神面貌都非常好,透着对我们国家,对我们社会,对我们党的感情。

从贵州过来的时候,我看到街上大标语写着,开始实施15年义务教育了。

这次活动虽然只有10几天,但确实是红军精神的发扬和继承。通过此次活动,我对我们祖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其中很多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令世界赞叹,回去后,我要好好翻翻这方面的资料,加深理解。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法制日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居杨。(照片:居杨提供)

法制日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居杨:

参加百名摄影师聚焦新长征采访,对于我而言,是一次难忘的经历。采访的每一天都会被当年长征中体现出的不折不挠、奉献忘我、艰苦卓绝的红军精神所深深感动。同时,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深入生活、贴近群众的采访机会,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记录今天在这条长征路上的人民的生活。

8月20日,我在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采访了一位律师老张。他是这个面积达8400平方公里、因红军走过的草原而得名的地方的唯一一名律师。当天上午,我随他一起去办案。据牧民说目的地离县城只有5公里,但我们的车在一条黄土飞扬的小路上却开了近一个小时,走了至少二十多公里。车开到一山脚下,我们得知还要骑马才能到达位于山顶上牧民的帐篷。我问有多远,当事人连说“一点点路”。于是我们骑上了马,但这一走就又是一个小时。在海拔3500多米的地方骑马爬山,对我来说是个挑战,头晕紧张之际,再次追问还有多远时,牧民用手一指远处对面山头上隐约可见的小白点说,“很近,就在那里呀”。那天我们是下午四点多钟从山上返回到路面上的,而律师老张对此却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他告诉我,每年他要为条件艰苦的群众提供大量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免费办案。因为县里只有一名律师,他必须是个“多面手”,什么案子都办,特别忙。

通过采访,我感动于这位老律师执着坚守的精神,也想通过自己的报道反映出今日新长征路上的法律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默默奉献。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光明日报摄影部副主任赵洪波。(照片:赵洪波提供)

光明日报摄影部副主任赵洪波:

长征路漫漫,现代化的汽车都得走十几天,难以想象红军当年怎么用双脚走过来的。翻雪山,过草地,没有铁打的精神是走不下长征的。向英雄致敬,向红军学习!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光明日报摄影记者周官正。(照片:周官正提供)

光明日报摄影记者周官正

一路走来,虽然匆匆,却每天都被感动着、被激励着,同时也在思考着。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唤起人们对先辈丰功伟绩的记忆,通过新闻舆论的力量重温过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隆重纪念,但更重要的是要永远铭记。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到瑞金了,依然如上次那样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爱国之情也不曾消减。在今年的6月11日,我接受报社任务来到瑞金采访,是为了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8月11日,我又来到了这片红色土地,是为了重走这条艰难的长征之路。叶坪一苏大会址、二苏大会址、红井……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红色地标再一次触动着我的内心。

同行的摄影家前辈、媒体老师们也充分发挥起自身的个人才能,一路上不畏困难艰辛,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描绘出这个新时代的长征精神。红井前打水的村民、一苏大会址前玩耍的孩童、长征出发点旧址的游客……

人们在享受如今美好生活的同时,心中那份执念依然存在。80年过去了,长征早已结束,但是长征精神正承载着革命历史与传统,在新时代里谱写新的篇章。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新华社记者安菲菲。(图片:安菲菲提供)
 

新华社记者安菲菲:

我感到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攀铁索桥,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今天我们用在现代方式重温长征路都可反思他们当年的困苦,用一路上的亲身体验和实际行动重温长征路上的峥嵘岁月,一起寻回那份不怕艰苦、勇往直前、奋力拼搏的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中国梦”的新长征路。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经济日报摄影记者翟天雪。(照片:翟天雪提供)

经济日报摄影记者翟天雪:

对于长征,我们许多人的了解多来自于文字和影像,且随着岁月流逝,日渐淡漠。在迎接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有机会随“百名摄影师聚焦新长征”活动重走长征路,在14天的时间里,跨越7省、区,行程5000多公里,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悲壮历程和艰难困苦。

仰视、缅怀,聆听、感悟……

在广西兴安湘江战役纪念馆,我看到在近20米长、2米多高的墙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字,当年血与火、生与死,5万红军惨烈牺牲的场面,仿佛又重现在眼前;在若尔盖草原红军纪念碑前,面对蓝天白云下的草原美景,我感受到了悲壮的滋味,因为曾有一群鲜活的生命在此悄然逝去。他们的悲苦,他们的雄壮,他们的惨烈,让自己的心如锥扎般疼痛;甘肃会宁会师塔下,当讲解员饱含深情的讲到长征精神已成为我们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长征精神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时,许多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一路走来,虽然匆匆,却每天都被感动着、被激励着,同时也在思考着,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唤起人们对先辈丰功伟绩的记忆,通过新闻舆论的力量重温过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隆重纪念,但更重要的是要永远铭记。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中国新闻社摄影记者刘关关。(照片:刘关关提供)

中国新闻社摄影记者刘关关:

从瑞金向延安行进的过程中,我和过往的旅行一样,抓住机会与沿途的人们交谈,或者仅仅站在旁边,倾听他们的故事。在瑞金的一处室外健身器材上玩耍的小学生谢玉妍认识了一位年纪相仿的新朋友。熟络起来之后,她们互问对方姓名,并相约第二天的某个时间再来一起玩耍。这一微小的瞬间,却成就了此行令我最难忘的照片。在孩子的世界,社交如此简单。大道至简,我相信摄影亦如此,简单如孩子,才能让照片直抵人心。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工人日报摄影记者吴凡。(照片:吴凡提供)

工人日报摄影记者吴凡:

8月11日至8月25日,15天,5000公里的行程中,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长征足迹,先后经过赣、湘、桂、贵、川、甘、宁、陕,记录下一个个属于这个时代的红色印记。

江西会昌县,毛主席笔下“风景这边独好”的地方。多少年来,这里的红军村却空有好风景,没有好收入。然而随着“十三五”期间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会昌县很多红军村里搞起了产业扶贫。在洁源村等地,专业合作社(企业)开发特色产业的模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扶持,越来越多的红军村正在摘取“贫困”的帽子。

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红旗街,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时期的临时驻地。88岁的刘大群和老伴坐在临街的小屋里,神情紧张地看着电视机里对阵巴西队的中国女排。刘大群的家是红军驻地之一。随着几个孩子、孙子长大并陆陆续续都在城里安家立业,他却留了下来和这间屋子一起,逐渐成了这条红旗街上的一处景致。在贴满照片和荣誉证书的屋里,刘大群和爱人一起,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述他们一家与红军的故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红崖村位于六盘山下,是当年红军第25军先遣团的团部所在地。当我们途径此处时,杨国权正穿着一身军装摆弄着他的新款剪纸作品毛主席像。杨国权是当地的一名建筑工人,随着红崖村红色旅游项目的开发,他把大量的时间转入到剪纸创作。见到慕名而来的游客,他迫不及待地取下挂在堂中央墙上的毛主席像,介绍起自己的创作灵感。

8月24日革命圣地、希望之城。陕西延安宝塔山下,一队来自武汉某高校的师生统一红军打扮,戴上红军帽,绑紧腿,列队整齐地踏步走来——他们称之为“朝圣”。多少年来,延安以及那座著名的宝塔山都是革命圣地的代名词。但如今,延安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希望之城”。得益于“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依托新机场和欧亚铁路大通道,延安新区大力发展起绿色载能产业和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结合红色旅游的发展,延安的未来的确充满希望。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中国日报记者杨阳。(照片:杨阳提供)

中国日报记者杨阳:

能在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这样的时间点,跟随一群杰出的摄影记者重走长征路,我感到非常幸运。

过去的两周里,我们相处融洽,既获得了一手的采访资料,从师长那里学到了很多做人和做事的知识,也结识到了新的好朋友。

小时候,在父母的教导和课本里,我听到和读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基于那些生动的描述,我一直在想象22名红军勇士如何冒着枪林弹雨攀附在13根铁索上飞夺泸定桥,我想象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的红军战士如何迷失在雾气缭绕的沼泽湿地,喝马尿食草根。确实有几回,我的眼泪充满了眼眶。我渴望去那些地方看一看。而这种渴望一直留存在我的心中,直到最近才被实现。

我们的车盘旋在或雄伟或奇险的崇山峻岭中,穿行在延绵不断的丘陵中,当我晃晃悠悠踏着木板小心翼翼地走过悬空的泸定桥,望见下面湍急的大渡河水、感叹它那让人胆颤的流速从未减慢过的时候,当我在四渡赤水的纪念馆里听讲解员描述红军怎么与40万国民党追兵周旋逃脱的时候,当我站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的旧址跟大家一起唱响《国际歌》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敬畏。

人人都有叛逆的一面和怀疑的时候。年轻的我们,在真假难辨的网络言论的影响下,容易迷失,仿佛怎么也看不清历史的真相,仿佛每一个让人敬佩的表象下都藏有一个难以言说的事实。所以,我们,尤其是年轻的记者,需要去实地考察,去聆听当地人的故事,观察他们的眼神表情,查看他们现在生活中存留下的历史的蛛丝马迹。

当我的确从那些抑扬顿挫的方言中,从老乡凝视的眼神里,听出或看出他们对过往历史的自豪的时候,我感到如释重负,感觉到了由衷的开心。

在这次旅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我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它们让我疲惫不堪,有时候我因此而懈怠。在这次旅行中,我在崇山峻岭、湍急的江水和了无边际的草地中看到了更大的困境,那种让人深感渺小和无望的大自然的严酷。然而,面对这样的严酷,红军战士用他们不畏牺牲的精神、渴望胜利和对建设更好的民族和国家的憧憬,最终取得了胜利。

那么,我又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中国日报记者黄泽原。(图片:黄泽原提供)

中国日报记者黄泽原:

30人的采访团,15天,从瑞金到延安5000多公里的路程,途径了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甘肃、宁夏、陕西8省。

密集的行程和长途驱车所带来的体力消耗是远高于工作本身的,即便是我们年轻人每晚抵达住处都觉得“身体被掏空”,各位摄影家前辈的辛苦更是可想而知。但我很庆幸能拥有这样一份难得的经历,尤其作为年轻人,这是一份不折不扣的美差,在这次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不仅重温了历史,一路上更是屡受触动,时常感受到心灵接受洗礼。

一路上采访团的团友们处处感慨祖国的大好河山。伴随着不同的天气,我们在不同的植被区体会着一日四季,在藏族、侗族、羌族聚居区,穿行在多民族不同的建筑样式之间,我们亲身感受到充满异域风情的人文风貌,真切体会到“山美水美人更美”。如此真切地体会到祖国之绚丽多彩,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她,不守护她,不建设她。但遥远而颇费周折的路途也让我们同时领略到“山河好大”,乘车的我们尚且如此,遥想红军长征路上用双脚丈量脚下山河土地又是怎样的艰辛?更何况彼时的红军战士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绝境。

当汽车行驶在川贵地区远离城市的曲折山路上,时而会在车窗外看到正在修建的穿山高速路,忍不住慨叹国家的基础工程建设的险峻和日益完善。我想到几位修读相关专业的好友,他们在毕业后也去了类似的地区,他们曾经告诉我,那儿是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说来惭愧,因为主要靠行车,所以长征对于我们采访团的摄影家和记者更像是“常坐”,而伴随我们完成全程的司机师傅们为了准时完成计划行程,他们多次在单日内高强度驾驶10小时,这对他们的精神和体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征”。

最后,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更是一次与工作息息相关的学习之旅。听过陆中秋老师讲述整个项目的筹备过程,我十分钦佩王老师、陆老师能大胆把设想转化为现实,用强大的行动力推动“重走长征路”付诸实施的敢想敢干的精神,要知道在此之前,这只是一个深埋于许多团友心中的梦想。而在王文澜、解海龙、陆中秋等老师现场工作的时候,我观察到优秀纪实摄影师如何预先判断环境中复杂元素的运动,在看似杂乱的现实空间中捕捉到瞬间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特想集团董事长刘绚强。(刘绚强提供)

特想集团董事长刘绚强:

2万5千里长征,在当年的道路情况和交通条件下,其艰辛,苦困真的非我们现在的人能想象,除了要打败对手,还要保护已在战火中煎熬的人民,这些忘我,忘家的情怀已是令人拜服。

伟大的毛主席创造了中国,尤如创造了一个大企业,过程的艰苦真是非笔墨能形容,只能用照片来追忆,来怀念,来学习。

学习如何能把形势掌控,如何能以少胜大,如何能尽收民心,如何能坚固团队,如何能见微知著,如何能让群雄拜服,如何去运筹帷幄,如何知进退,如何忍忍忍。

前人成功是用血,汗和泪换回来的,我们可以用看电影的心态去观赏,也可以用学习的态度来开卷。我最喜欢毛主席说的:“八年抗战,是陕北的小米,延河的水把红军养育壮大的,谁忘了这些,就是忘本。”这就教训我们不能忘本,要思源。毛主席是我心中的最伟大的企业家,大家长,我佩服,我敬礼。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特想集团何志高郎。(照片:何志高郎提供)

特想集团何志高郎: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很荣幸集团派我参与了此次由中国日报主办,红旗集团、大行汽车、特想集团联合举办的《百名摄影师聚焦新长征》活动。此次之行更难得的是能和中国摄影家王文澜老师、解海龙老师、陆中秋老师及国内十几家中央媒体记者一同组团前行。

十五天的行程,横跨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全程5000公里。沿途途中团队团员和驾驶师傅们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就在我们行驶到若尔盖大草原,高原反应让我呼吸急促、发低烧,我不禁想到了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那份艰苦。我们这还是开车的仅仅坐了十二天,就已经身心疲惫了,更别提红军走的两万五千里,而且当时的路面情况不会像我们现在的公路,因为当时红军所走的路都是山区,路面如果比较干燥还好,但是一旦遇到了雨雪天气,那么路面的湿滑、泥石流是我们体验不到的,可能连想都想不到了。在这又不得对红军表现出一种敬佩之情。

这一段红色旅途,可谓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最宝贵意义的一段经历和学习旅程。从长征出发地赣州、瑞金、会昌、黎平、遵义、仁怀、泸定、马尔康、若尔盖、会宁到延安,一路上用心去听烈士纪念馆讲解员对长征历史的讲解,也感谢王老师、解老师一路分享长征路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让我更深刻了解长征、了解我们党,而且这一路都是从长征的出发地、终点去亲身经历,是一套完整的故事亲身体验历史回忆,这让有13年党龄的我对长征历史有了全新全面深刻的了解!让我作为企业的党员更具有责任感。

回去后,我要把这段长征经历感悟通过影像和同事们分享,把长征精神运用到工作、生活当中。另外一方面,也和各位老师学习摄影,通过航拍、摄影把长征沿途中城市的人文生活、城市的变迁纪录下来。我希望,我所做的视频编辑也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记载我们这一路的学习、体验旅程!

我希望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把长征精神带到特想影像,与通员工们一起学习和继承这长征精神,另外也希望通过我们特想集团把这次新长征之路的影像作品带给更多的年轻一代!让更多的人能通过我们这次的《百名摄影师聚焦新长征》画册和影像作品熟悉了解长征!

[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聚焦长征精神

大行汽车销售公司董事长李书博。(摄影:王文澜)

大行汽车销售公司董事长李书博:

非常幸运能有如此近距离为几位大师服务并向几位大师学习的机会,非常高兴认识这么多媒体老师。

这次活动实现了我二十年前的一个梦想。这次活动充满正能量,充满激情,充满温馨,这将是我人生记忆中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王大师、解大师身上处处散发着敬业精神,大气、慈悲、宽容。他们的亲和力、智慧、幽默及浓浓的正磁场,让我们在一路上的工作中满满豪情,内心充满愉悦,虽累但快乐着。人生几万天,不知有多少人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然而有多少人能像我们一样,拥有伟大目标,克服重重困难,圆满此壮举。

从各位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也看到了长征的精神,也对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将植入于我们的心中,将会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中继续修行,为社会奉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