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张恒
8月30日,贵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在贵阳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写好既要有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贵州,曾经由于长期发展滞后、千山阻隔,而鲜为人知的。“欠发达、欠开发”一度是这个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省份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跨越发展之路,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进程中,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那么,贵州如何懂“绿”用“绿”,这份成绩单会告诉你——
天蓝、地绿、水清、气净,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贵州最响亮的品牌,也是后发赶超的巨大优势。图为红枫湖畔风光。
绿色崛起“成绩单”
“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走‘守着绿色青山苦熬’是穷路,不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如今,贵州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培植后发优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绿色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2014年6月,《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批,成为全国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建设的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也是第一批全境列入国家级示范建设的4个省份之一;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连续八年举办生态文明论坛,成为中国向世界发出生态文明的号角,传递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音;
“十二五”时期治理石漠化面积8270平方公里,2015年森林覆盖率超过50%,出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87.1%;大数据信息产业年均增长37.7%,医药产业年均增长14.2%,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3.9和27%;由国家统计局陆续发布的31省区市GDP数据显示,贵州连续多年GDP增速跑进全国三甲;
2015年,贵州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由2010年的1.795下降至1.127,劣于二级标准的城市由5个下降为零,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9.55%,贵阳市在31个省会城市中排名前茅。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的出台,为贵州生态文明立法提供了经验。图为赤水河。
绿色发展新实践
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贵州生态一系列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的实践。
“河长制”积累生态建设经验:《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的出台,不仅为赤水河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更开启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之先“河”,为贵州生态文明立法提供了经验。现在,“河长制”已在全省八大水系全面推行。
司法制度创新:清镇市生态保护法庭是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在开展环境公益诉讼、探索跨区域集中管辖、推行环保案件“三诉合一”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探索环境司法专门化道路上创下了多个全国首例。
政府职能创新:率先在全国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率先在全国开展了领导干部离任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贵州省审计厅对赤水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责任情况进行了现场审计,这是我国首项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工作。
法治建设创新:2014年7月1日,《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执法路径创新:2015年底,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贵州省政府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贵州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立了一个“立体保障网”。
同时,贵州省出台了并大力实施了绿色贵州建设3年行动计划、林业产业3年倍增计划、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3年行动计划和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厚植生态优势,为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生态要和大扶贫、大旅游、大数据、大健康融合发展。图为贵阳市白云区万亩花卉基地。
生态建设新起点
对于贵州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天蓝、地绿、水清、气净,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贵州最响亮的品牌,也是后发赶超的巨大优势。从“GDP挂帅”到“环保问政”,再到“绿色政绩”,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途上蹄疾步稳,绿色一步步成为贵州奋进的底色。
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也是建设美丽贵州的要义。
如今,随着贵州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不断厚植生态文明示范区基础和优势。这就要求贵州,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因势利导建造绿色家园,不断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
不仅如此,更要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着力推进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相融合。在为产业发展创造优良环境,夯实基础条件,强化要素保障,让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发展为大生态建设释放更大空间,提供物质支撑,创新途径方法,实现大生态与各产业融合发展。
“多彩贵州拒绝污染”,正是贵州各族人民懂绿、爱绿,也会用“绿”,才能不断推动绿色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取得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实效。
贵州绿色发展的实践证明,让人们看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可以“兼而得之”,更让在全国乃至全球传递了生态建设的最美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