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新北京]养老全覆盖、低保标准年增10% 北京民政改革迎新格局

作者:秦胜南 来源:千龙网
2016-09-01 15:31:31

千龙网北京9月1日讯(记者 秦胜南)31日,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十三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针对人们关注的养老问题,北京将构建首都特色养老服务模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北京将按照老年人的分布密度合理设置大约2000个养老服务驿站和场站,为社区内空巢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实施专业照护,辐射范围覆盖全市老人,该举措预计将于明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始实施。

发布会上,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介绍了“十三五”期间首都民政部门的十五项发展目标,即本市将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增长率达10%、享受福利保障儿童占户籍儿童人口比重达6%、护养型床位占总床位数比例达70%、每万人登记备案社会组织数达24个、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占总人口比例达1.73‰、社会捐赠总量占GDP比重达0.4%、节地生态安葬率达50%等。此外,他还透露,北京将在殡葬、彩票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深读新北京]养老全覆盖、低保标准年增10% 北京民政改革迎新格局

31日,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十三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图为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养老:今年城六区将设150个驿站试点

“养老问题是社会热门,老年人是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增长速度很快,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将突破400万。”李万钧介绍,“十三五”期间,北京将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专业服务为引领、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首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北京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方面依然不够完善,如何补齐这一短板,据了解,未来五年,北京将通过重点建设养老照料中心和养老服务驿站,推进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深度融合,使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得到扭转。

“什么是养老驿站?它在功能上、体制上,以及在经营方式方法上,与过去的托老所有很大的区别。”李万钧介绍,养老服务驿站是离老百姓身边最近的一个服务平台,将提供生活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和心理慰藉六项基本服务,有条件的驿站还可以开展康复护理、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延伸性服务。

记者了解到,朝阳区已经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养老驿站目前已达80多个,每个驿站都配备了相应设备和专业人员,根据需要长期开展老年文体活动、健康知识培训、老年营养餐配送、家政上门、心灵慰藉等服务项目。据悉,北京市今年将在城六区试点150个养老驿站,目前正在推进当中,试点成功后,将于明年在全市进行推广。

今年试点的驿站将按照老年人的分布密度来设置,人口密度高的地方设置两到三个驿站,一般一个驿站设立10到15张床位,为社区内空巢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实施专业照护,也可为有需求的老人开展短期全托,推介和转送需长期托养的老年人到附近的养老院接受全托服务。

“有数据表明,北京96%的老人是在社区和家里养老,并不是进机构,只有4%左右的老年人到机构养老。养老服务驿站实际就是一个服务的平台,我们给它设计了支持居家养老服务,辐射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这将使96%的老人也能受益。”李万钧表示,通过养老驿站与养老机构的结合,北京将实现养老全覆盖。

到2020年,全市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机构床位数将由2015年的38张扩充至40张,其中70%为护养型床位。

此外,对于养老服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十三五”期间将围绕涉老专业人才队伍职业化进行相应的设计,突破该行业中存在的瓶颈,带动全市养老服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社区改革:各类证明降低到15项

办证难,证明多,已经饱受诟病。面对社会热议的问题,北京市民政局从街道、社区改革入手,为社区减负,加强社区自治。

李万钧表示,街道和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社会管理,体制中的基础单元,政策和措施的落实都要通过街道社区进行落实。“街道、社区就像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什么机构都有,但是没有职权。这就会出现看得见管不了的情况。”李万钧介绍,社区改革的重点就是把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权力,特别是执法权下放到街道去。

“十三五”期间,街道社区改革的一个方面就是减负。所谓减负,就是减掉各个职能部门压在它身上的负担。“粗略计算,一个社区几名工作人员以往要承担200多项任务。”李万钧表示,去年市民政局为社区做了减负的清单,工作任务从200多项一下减到了150多项。

此外,减负还体现在证明的减少。今后,市民政局规定社区只挂三个牌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的牌子,另外,社区开具的证明也减到了15项。

社区改革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增强社区的自治性,社区通过组织活动,鼓励居民参与集体活动,增强社区归属感。“比如通州的一个村,鼓励子女带着父母去澡堂洗澡,并享受免费的优惠,以德来治理社区。”李万钧说。

福利保障:本市将建第三儿童福利院

做好基本民生保障,既是补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也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十三五”期间,北京将通过健全制度、拓展服务和精准管理,确保困难群体、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同步实现小康。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在儿童福利方面,到2020年,全市儿童养育床位总数将达到5255张,形成以市属机构为引领、区机构为支点的儿童福利设施服务网络。

一方面将扩充市属儿童福利机构的规模,重点加快建设第二儿童福利院改扩建工程,将新增儿童收养床位1000张,推进第三儿童福利院的筹建工作,计划新增床位1500张;另一方面将完善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保障区儿童养育床位总数达到1835张。

在残疾人福利方面,到2020年,实现全市残疾人福利床位数达到6300张,基本实现每区均有民政部门直属并达标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

未来将以第三福利院新建工程为核心打造“北京市福利机构精神病人康复示范中心”,设置床位1500张;以第二福利院新建工程为核心打造“北京市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示范中心”,设置床位800张。

在救助服务方面,“十三五”时期本市救助管理机构将全部达到国家等级评定标准,全市永久性救助床位总数累计达到2000张,保障每年能满足2万人次的救助。

此外,“十三五”期间还将打造民政服务“一卡通”。依托“北京通”平台建设民政服务“一卡通”,整合民政各类救助、福利、奖励、补贴等服务保障内容,建立统一的后台服务支撑体系。到2018年,民政的各类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实现社会救助、优抚、老龄等全部民政对象医疗报销的电子即时结算。

慈善立法:打造“慈善北京”品牌

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实施。北京慈善从业人员6万多人,慈善组织总资产186.7亿元,登记备案的慈善组织三万多个,大部分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慈善成为了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力量。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北京慈善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慈善法》的落实将进一步推进首都慈善事业的发展,真正打造出‘慈善北京’的品牌。”市民政局副局长董明慧表示。

北京市民政部门在落实《慈善法》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方面有什么举措?据悉,从《慈善法》颁布之日起,北京市民政局开展了大规模的普法宣传活动,9月1日起还将进行为期一周的“慈善北京”宣传活动。

董明慧介绍,北京将抓紧修订慈善领域相关的法规。“主要是以修订北京市的促进慈善事业若干规定为重点,研究制定公开募捐、信息公开,慈善信托等配套政策,目前这项修订的规章的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正在立法调研,争取尽快提出立法申请,纳入市政府立法中去。 ”

此外,“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民政局将加强慈善组织的管理。通过对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包括第三方评估,建立慈善组织负责人信用制度,促进慈善行业自律等规范慈善组织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