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全面深入阐述了对中国经济、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治理的看法和主张。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连日来,G20峰会已进入“中国时间”,杭州吸引了世界的眼光,中国站在了舞台中央。这两天最受关注的无疑是习主席的演讲,洋洋近7000字的重磅演讲,有巨大信息量,更有极高含金量。
从一个判断到四个进程,再到五个坚定不移;从一剂药方到四味药,再到三点建议……演讲条分缕析,层次分明地阐述了中国的立场、中国的行动指南,以及中国对未来的期待。
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国能否把改革开放推进下去?中国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仅中国人在问,外国人也在问。习主席是这样回答的:行胜于言。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不断创造奇迹,不断带给世界惊喜。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此外,中国有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13亿多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大幅度提升,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
在里约奥运期间,有一句话为人热传: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话用在中国经济上,似乎也有其道理。但是,我们从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
同时,我们意识到,成就的取得,离不了国人真抓实干,也离不了借力。正如习主席所称,这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这是全世界都形成的价值共识,关键是如何将共识变为行动——行胜于言。
势不可挡,时不可失。我们常说审时度势。时和势缺一不可,也不能违背。和与合是大势,G20峰会召开是天时,既要审时,更要度势,才能跨越一个又一个沟坎,也才能不断谱写华章。于中国而言是如此,于世界而言也是如此。
习主席已经说了,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中国的战略选择。我们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但是,中国愿意如此,并不代表其他国家都愿意如此。毋庸讳言,当今之世,“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区域贸易安排丛生,导致规则碎片化。”消除这些难题,光靠中国显然不够。更重要的是,谁都不能独立存在,各国特别是大国必须合作,才能啃掉一些硬骨头。
有个细节值得一提。9月3日,习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谈到,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中一大亮点。其依据是,中美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并共同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批准文书,率先完成二十国集团框架下化石燃料补贴同行审议报告,再次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作出重要贡献。气候问题需要合作,其他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合作。尽管中美存在诸多分歧,但共识一定大过分歧。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构建的共识越多,分歧才能越少。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无一不需要世界各国协力同心。在地球已落成为一个村子的当下,我们都是志合者。
目前,习主席已经提出了中国方案,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这体现了中国的担当,也寄予了中国的厚望。中国不仅提出方案,更在努力施行方案,接下来,就要看其他国家的了。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习主席在演讲末尾引用了宋代词人潘阆的一句词,所寄予的美好期待,令人感同身受。其实,还有一句宋诗让人满怀憧憬,“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等到江水澄净后,钱塘江将能造福当地百姓。我们同样冀望的是,G20杭州峰会带给中国民众、带给世界民众更多福祉。
作者:秦川 资深评论员
(编辑:陈姝 孙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