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客栈”一隅
震后恢复重建成关键契机 乡村客栈经营红火
35岁的丁霞是土生土长的安顺乡人,当媒体团走进她表姐家的“红安客栈”时,她正在打理店内的工作。“红安客栈”紧挨着“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仅一路之隔,这个主营餐饮住宿和休闲娱乐的乡村“微式”酒店是安顺乡最大的一家民俗客栈,丁霞告诉记者,“红安客栈”拥有5套可服务游客的房产,一天可同时接待近300人,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吃饭住宿,还可以休闲娱乐。
安顺场震后恢复重建整体完工,村里的道路、房屋等基建完成,一栋栋漂亮的仿古建筑在原有的一片农田上拔起,当地村民纷纷搬入新居,“红安客栈”在当年投入运营,丁霞表姐一家利用闲置的房屋开始经营起乡村客栈。2013年,安顺场的景观提升完成,来到这里观光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红安客栈”经营范围扩大,丁霞放下手里的农活,来到表姐家帮衬打理日常杂务。
丁霞介绍,以前一家人主要靠种地维持生计,一家人一个月的经济收入仅够生活开销,来到客栈工作后,收入改观,“现在每个月都能挣到2000多元,比以前多多了。”丁霞透露,依托安顺场的红色旅游资源,旺季时节“红安客栈”一天最多时要接待500来人,收入十分可观,“忙都忙不过来。”
记者了解到,除了提供基本的服务,“红安客栈”如今还利用起互联网进行营销,店内有WIFI可供游客免费上网,人们还可以在网上预订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