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76岁苗族老太太龙德成家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里面尤其打眼的是一个有着蓝色大眼睛的外国小伙。这些来访者是“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湖南站的记者,那个外国小伙是中国日报网外籍记者Tyler Terrance O'Neil。
泰勒采访侗族侗锦传承人
1最难忘的采访者
泰勒很高兴有机会与龙德成交谈。老太太亲切地握着他的手、问他是哪里人。他们俩人的谈话需要经过从当地的苗语翻译成普通话、再翻译成英语的复杂过程,但这丝毫不阻碍老太太向泰勒分享自己故事的激动心情。
龙德成与泰勒合影
老太太一直住在这高山偏远的山上,耕地少,生活非常艰辛。说到过去的苦日子,龙德成老太太感慨道:“两年多前,用作厨房的屋子年久失修,已经塌了,家里像样的板凳都没几条。”
习总书记来了十八洞村并提出精准扶贫后,村里生活焕然一新,龙德成老太太开始和老伴在自家里开起了新潮的网店,办起了农家乐。如今,屋子得到重新修整,小儿子也娶妻安家,老太太打心底觉得日子过得踏实了。老太太的乐观、不畏艰苦让泰勒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龙德成也是在几天的采访中让泰勒最难忘的人。
2脱贫攻坚如同新长征
8月29日到9月2日,短短五天时间里,泰勒跟随着采访部队跨越了两千多公里,辗转走访了怀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000430,股吧)市三地的革命老区以及革命纪念馆及扶贫点等地,探寻湖南这片红色沃土近年来在扶贫攻坚、创新创业、建设富饶美丽新湖南的成果。泰勒惊叹于这些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也对中国人勇于开拓的精神感到震撼。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湘西土家苗寨的牵挂,来到菖蒲塘村、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三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沥青路通了,全村225户家家都通水通电,近200户透风的竹篾墙木屋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进行了改造。
在采访途中的乡间马路上,泰勒跟当地的村民、果农聊天,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地村民在精准扶贫致富后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他明白了为什么中国把脱贫攻坚比喻成“新长征”——他们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同样要花费巨大的努力,克服很多困难去实现目标。
泰勒与菖蒲塘村村民交谈
3美国小伙眼中的长征精神
泰勒在大学主修国际关系,之前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仅在皮毛。随着采访的深入、近距离了解革命老区、探寻长征遗迹、倾听村民诉说红军故事,他才开始深入了解长征。
“中国人就有一种坚韧的精神。”泰勒认为,中国人为达到目标有着一种执着,通过几天的采访,他更加肯定了这种看法,“中国人选定了一个目标就一定会做到,经历地震等灾难都能挺过去。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这种坚韧的精神,但在中国人身上,这种坚韧达到了极致。”
泰勒笔下的新长征故事
泰勒想当一个说故事的人,他很荣幸参加“长征路上奔小康”这样的采访活动,用他的话说,便是“用自己的故事多传递一些正能量”。采访路上,他用不同于其他记者的视角和语言,讲述着他听到、看到、真实感受到的“新长征”故事。
本文来自传播君现场报道,照片由本刊记者周世琦、中国网信网记者徐可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