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团正在观看皮影表演
中国甘肃网9月23日讯(本网记者 宋芳科 文/图) 皮影被西方人誉为“东方魔术”。“长征路上奔小康”大型采访活动在红色故土环县的行程,采访团记者今日中午走进环县道情皮影博物馆,亲身体验了道情皮影“一口唱尽天下事,两手武动百万兵”奇妙之处。
昏暗的窑洞里几个长凳,一张幕布便构成道情皮影的小剧场。幕布背后,65岁的敬延孝老人正双手操控着皮影,在器乐的伴奏下时而高亢,时而委婉地唱着古老的曲目,台下的观众已被这一切吸引进入角色。这便是环县道情博物馆的一个真实场景还原,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敬家班”领头人敬延孝老人请到馆里表演道情皮影,让古老的艺术走进了百姓生活。
道情皮影博物馆展示的皮影
敬延孝老人告诉中国甘肃网记者,他是11岁开始学习道情皮影表演,到现在已入行55年,他小的时候皮影表演就是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一个班四到五个人,用一头驴驼着全部演出家当,翻越大山深沟,顺着羊肠小道走遍环县的山山水水,于是乡亲们也把道情皮影亲切称为“一驴驮”。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这门古老艺术却面临断代风险。好在现在这门艺术已经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名录,政府的传承保护让这项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只要他还能唱下去,就一定好好为大家表演。
道情皮影博物馆展示的皮影
记者了解到,如今在环县,不仅有像敬老一样的传承人热爱这门艺术,年轻人也加入了这个行业,殷巧存就是一名皮影制作的爱好者,她的职业是一名幼儿教师,在环县老城实验幼儿园教书。空闲的时间她会来到道情皮影博物馆制作皮影。殷巧存说,这是她的一项爱好,制作皮影可以学习传统文化也可以陶冶审美情操,所以她会一直做下去。
道情皮影博物馆展示的皮影
皮影何来?追朔源头,读者朋友可能都知道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去世,汉武帝思念的茶饭不思,常在梦中梦到李夫人。宫中太监为解汉武帝相思之情,便剪了李夫人的模型,通过幕布投影让汉武帝看到了李夫人的影子。这可能是皮影的源头。
那环县道情皮影从何时产生又何时兴盛?记者邀请环县外宣办主任文璟来介绍。文主任说,道情皮影最早产生于何时并没有统一说法,但道情产生,事实上是道人布道,逐渐改变单一的说唱,将各种表演元素加入其中,行成皮影的表现模式。而环县道情的兴盛发展是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末的皮影大师解长春改良了皮影,为道情皮影兴盛立下大功。
皮影制作爱好者正在为皮影上色
大家都说道情皮影,这个“道情”就是环县皮影的特色,同时道情也不是地名而是一种唱腔,诸如平凉、天水的皮影唱的是秦腔,环县的皮影就是道情。1959年9月,由我省排演的大型古装戏《枫洛池》进京演出大获成功,由此这种道情腔被命名我省特有的地方戏种——陇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