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80年后“新长征”路上见证山乡巨变

作者:马常艳、王炬鹏、杨淼、邓浩、李婧、于跃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6-10-01 14:45:50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天地换新颜”。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在中国大地书写出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如今,80年过去了,这一片片被长征精神洗礼过的红色老区,在致富脱贫的“新长征”上甩开步伐,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山乡巨变。

江西瑞金华屋:曾经贫穷“红军村” 如今成“世外桃源”

叶坪乡华屋位于瑞金市东南部,因整个村庄姓华,故称华屋。苏区时期,仅43户人家的华屋,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其中20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留下了远近闻名的“华屋17棵松”感人故事。

2012年以前,由于战争创伤、资源匮乏、耕地贫脊、劳动力短缺等原因,华屋贫困程度极深,119户中有103户居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房中,其中8户还因土坯房倒塌被迫租房居住。人均纯收入仅2000元左右,不足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因此,附近村庄甚至有“有女莫嫁华屋郎”的说法。

2012年6月28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吹遍了赣南大地每一个角落,华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网络媒体走转改】80年后“新长征”路上见证山乡巨变

华屋村村民现在居住的宽敞整洁的“小洋楼”。中国经济网记者王炬鹏摄

据了解,华屋村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平整土地、统一施工建设、统一分配住房,建成了66套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具有浓厚客家风情的住房,每户占地面积90平米左右,两层半的建筑面积共225平米左右。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原有土坯房进行了修缮,并布展了传统农耕文化,延续了历史文脉。还在村里兴建了富有特色的标志性入口景观、村史馆、农民戏台等基础设施,在山上种植了油茶、脐橙,田里种植了果蔬。

2014年,村民华水林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房”,房子造价13.3万元,政府各项补助就有5万多,他只花了8万左右。“之前靠打工为生,一个月最多赚2000多元,现在在家门口的大棚里种植辣椒、黄瓜等时令蔬菜,收入高多了,去年净收入有4万余元。”华水林高兴地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云南菖蒲塘村:3年大变样 百姓生活越过越甜

上世纪80年代,菖蒲塘村是全县的贫困村,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全村90%房屋为土砖房或石头房,10%为茅草房,村级道路、村间道路均为土路,人均纯收入仅有600元。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菖蒲塘村视察,提出了“依靠科技,开拓市场,做大做优水果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指示,为菖蒲塘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提振了全村信心。

三年来,全村水果种植面积达到3745亩,年产水果1300万斤。廖家桥镇党委书记马喜成介绍,现在村民年均保底收入已经达到8000元。

水果产业的迅速发展,使菖蒲塘村诞生了一批技术高超的嫁接“农技师”。其中“女子嫁接队”更让该村妇女脱颖而出,丰富的苗木嫁接经验和吃苦耐劳精神,成为“女子嫁接队”走出去的名片。

【网络媒体走转改】80年后“新长征”路上见证山乡巨变

蜂蜜柚子茶展示。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村支两委充分利用“互联网+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电子商务,先后邀请湖南盘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苏宁易购入村考察,并实现网络营销合作。全年借助电商平台,实现蜜柚销售30万斤,成功在网络上打造了菖蒲塘村的水果品牌。

现阶段,90%的果农收入达3万元以上,90%的农户建起了小洋楼,98%的农户实现了电气化,自来水和水泥路入户率达100%。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贵州瓮安: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梦在这里实现

“巍巍大瓮千百年,安在黔山崖。”贵州瓮安县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座千年古邑。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在瓮安县猴场镇召开了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跨年度会议——“猴场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组织上奠定了坚实基础,被周恩来同志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

如今,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又在这里交汇。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始建于2011年的瓮安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目前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孵化平台上,越来越多的返乡农民工正在实现他们的创业梦。

【网络媒体走转改】80年后“新长征”路上见证山乡巨变

图为宝坚鞋业公司生产车间。中国经济网记者 邓浩 摄

现年44岁的瓮安人黄贤松曾在外打工多年,做过五金,批发过水果。得益于县里的创业扶持政策,此前已经回乡创业的黄贤松于2013年入驻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据其介绍,宝坚鞋业公司总投资1000多万,前期主要做代工,现在则开始生产自主品牌“笨笨熊”。2015年工厂产值为1000多万。

据了解,像宝坚鞋业这样的企业,在瓮安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内已经有32家。创业园目前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农民就业促进试点示范工程”和“省级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平台”。根据规划,未来园区面积将达到570余亩,并建设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仓库1.2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10000人以上。

瓮安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也是如今正在神州大地上奔涌着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缩影,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简政放权以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做好服务以提供优良创业环境。“越来越多的返乡农民工在这里实现了创业梦!”黄县长对记者说。

四川卓克基:旅游敲开致富门 藏寨焕发新生机

卓克基,嘉绒藏语意为“至高无上”。海拔2660米的阿坝马尔康县卓克基镇处川西北高原国道317线和省道210线交汇处,全镇民风淳朴,文化繁荣,被誉为嘉绒地区民俗风情的万花筒。其中,著名作家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的故事背景地卓克基土司官寨就坐落在这个小镇上。如今这个小镇在文化旅游的带动下焕发了新的生机。

卓克基镇纳足村第一书记杨晓虎告诉记者,2013年马尔康县启动卓克基土司官寨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作为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资2亿元对整个村寨进行了风貌改造和环境治理,并对5户接待户进行了文化提升工程,建成茶马古道、唐卡绘画、嘉绒酿酒、服饰编织和嘉绒锅庄5个主题文化展示接待户。

【网络媒体走转改】80年后“新长征”路上见证山乡巨变

西索村与卓克基土司官寨隔河相望,街道依然留有浓郁的藏寨文化气息。图为村民在家门口自在地聊天。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 摄

2015年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先后确定卓克基镇西索村、纳足村和松岗镇直波村、哈飘村为旅游扶贫示范村寨,提升和改造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确定并扶持旅游达标户。同时将自驾车营地与乡村旅游有机衔接,在纳足村率先提出并试点建设“乡村旅游驿站”。从而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该地旅资源,进一步让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行列,增强当地村民与游客的互动,带动沿线农牧民搞旅游附加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增收致富。

“现在村里几乎没有外出务工的人,都在帮着家里搞旅游接待,客量少的时候就回家干农活。”西索村村支部书记泽朗尔甲说。

据介绍,马尔康市2015年旅游综合收入83620万元、旅游接待人次920100人次。今年1-8月份旅游综合收入70292.45万元、旅游接待人次810100人次。其中,卓克基土司观寨景区2015年门票收入61.99万元,全年共计接待1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百万。

走进甘肃沈家岭村:红色旅游助力精准扶贫

沈家岭村是兰州战役的主战场,在兰州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七里河区对沈家岭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了改造,全力探索尝试发展乡村红色旅游新路子,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村中设立了红色旅游展板,开办了集旅游纪念品售卖和历史古物展览为一体的红色驿站,开展对沈家岭战役部分原址的保护,鼓励经营性农家乐,通过各种措施,发掘红色旅游经济效益,扎实推进精准扶贫。

【网络媒体走转改】80年后“新长征”路上见证山乡巨变

沈家岭村红色旅游展板 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婧 摄

在鼓励农家乐建设方面,沈家岭村鼓励有条件建档立卡贫苦户利用宅基地等发展农家乐,证照办理等相关费用全部减免。积极协调和引导承包性经营农家乐的业主,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

沈家岭村驻村干部介绍,目前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409户,1980人,所有村组已实现道路硬化,已建成4个文化广场。沈家岭村将继续依托红色旅游这一资源优势,结合政府扶贫政策,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五彩缤纷"的陕西铜川不平凡的转型路

“走路打着伞,吃饭捂着碗”,这曾经是陕西省铜川市市民真实的生活写照。如今,在历届市委市政府以再造新铜川的魄力、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历经20年的转型发展实践下,铜川已建设成为“山青、水净、坡绿、天蓝”的文化旅游名区。

铜川位于陕西省中西部,总面积3882平方公里,人口86万,就全国地级市而言,铜川的体量较小,但历史上的铜川可谓“五彩缤纷”。它是黑灰资源的聚集地,青色陶瓷的发祥地,红色革命的根据地,金色佛教的兴盛地,绿色休闲的养生地,以及多彩文化的承载地。

面临深度转型的挑战,铜川选择积极开展实践和探索。铜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维佳介绍,铜川市委、市政府于1994年规划开发建设了铜川新区,经过20年开发建设,其现已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外,市委市政府着眼于食品、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等产业,规划建设了8大工业园区。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工业园区经济体量现已占到铜川全市经济总量的30%以上。

【网络媒体走转改】80年后“新长征”路上见证山乡巨变

铜川市照金镇已建设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图为小镇街景。中国经济网记者于跃摄

“宁可减少GDP,不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严维佳强调。近年来,铜川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并利用当地的文化影响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在转型发展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5年,铜川市旅游总收入达到65.61亿元,是1995年收入的35倍。(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王炬鹏、杨淼、邓浩、李婧、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