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不忘改革初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6-10-05 19:35:33

“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G20杭州峰会,习近平主席关于改革的论述,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中国主张,引领世界经济的方向。

从西子湖回溯雁栖湖,两年前,APEC峰会在北京召开,创新、改革同样是关键词。犹记习近平主席掷地有声的话语,“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杭州与北京共同宣示“中国理念”。

后金融危机时代,当世界在一片低迷中寻找方向,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大潮奔涌。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四个全面”开拓治国理政新境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全局……中国道路产生中国触动,中国成就带来中国震撼,“改革”这个关键词,吸引世界的目光。

第一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第一次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一次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第一次提出“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如此多的“第一次”,让世界看到了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突破自我的政治勇气、不断直面挑战的坚定决心。38年前,立誓“要赶上时代”的中国人在开启改革开放大幕时也许不会想到,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要抉择,不仅让中国追上了时代,还将其塑造为引领世界潮流的重要力量。三年多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充分释放着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给这个星球上1/5的人口带来前所未有的获得感,也为全世界寻求变革的人们提供了方法与视野、理论与实践。

初心与决心

——不忘改革初心,坚定改革决心。决心与初心的统一,体现在改革目标与改革价值相统一,体现在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体现为“与人民心心相印”的历史担当

2012年12月8日,广东深圳莲花山迎来了新上任不到一个月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总书记敬献给邓小平铜像的花篮、种在山顶的高山榕,见证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

2016年4月25日,安徽凤阳小岗村“当年农家”院落,习近平俯身查看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重温这“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他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诗句,表达“续写新的篇章”的信心。

两个对于中国改革有着关键意义的地点,两次对于中国改革有关键意义的宣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的系统阐述,既有斩钉截铁的决心,更有坚定明确的取向,彰显了改革的决心,更赓续着改革的初心。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0年前,同样是在莲花山上,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谈话振聋发聩。“不改革死路一条”的判断背后,是以人民利益为本的改革价值观。“改善人民生活”,进而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正可谓“改革初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上任伊始的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一口气用了10个“更”字来描述人民的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除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别无他途。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摧金断玉的决心后面,是对改革初心的始终坚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改革再出发”的征程中,我们党关于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和理论成果,落脚点依然是人民。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说,在改革的“前半程”,“三个有利于”的论断带领人民冲破“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为“杀出一条血路”提供了理论基础;那么,“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两个是否”的评价标准,便是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最重要的遵循。从“三”到“两”的演进,体现了改革理论创新和改革进程的内在延续性和一致性。

“我们将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在做大发展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让百姓有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G20杭州峰会上,中国再次向世界强调民众获得感的至关重要性。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推进改革理论创新的价值起点。改革要坚持正确方向,改革要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要处理好“五大关系”、调查研究“六大问题”,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改革要重视顶层设计、激发基层探索,改革要加强督查、狠抓落实,改革要于法有据、发挥法治引领和推动作用,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改革要有促进派和实干家……从认识论、方法论到价值论,从方向、目标到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重大理论成果,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理性认识和改革担当,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前行的思想坐标。

户籍改革破冰,异地高考试水,推进简政放权,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三年多来,在创新理论指引下的改革新实践,诠释着不变的改革初心: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和遵循的基本原则,都是“人民”。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问题与解题

——在问题中把准改革脉搏,在解题中认识改革规律。“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形成了一整套改革方法论;“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彰显着最根本的改革价值观

理论的构想,往往源于脚步的丈量。从一些“历史瞬间”中,我们可以窥见新一轮改革擘画的历程——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顶风踏雪来到太行山深处,在河北阜平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坐上群众的炕头“看真贫”;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来到北京中关村,从云计算到量子科学实验,了解最前沿的科技成果;2015年1月20日,在碧波荡漾的洱海边,习近平与当地干部合影,“立此存照”督促保持绿水青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调研考察的脚步,已经遍及全国近30个省区市,社区、乡村、企业、学校、部队都留下了他躬身俯察的身影。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习近平以深邃的洞察力和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调查研究的六个重大问题。

哲人有言,如果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创新,首先就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认识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在改革深水区,能否准确发现、深刻分析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是检验理论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基本方法。司法改革,针对的是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等问题,保证的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环保举措,是“希望雾霾小一些”“不能欠子孙债”,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招改革,调控教育资源分配、剑指应试教育弊端,提升教育质量、保证教育公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破除对土地流转、人员流动的制度制约,旨在激活生产潜力、促进农民增收……“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改革给公众带来切切实实“获得感”的过程。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三年多来,党中央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把握改革规律、把准改革脉搏,形成了一整套改革方法论。

——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五位一体”展开中国发展总布局,“四个全面”明确改革发展总战略,“新常态”引领经济发展大逻辑,“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全局大变革,“三个没有变”确立发展总依据……在纵论国际国内大势、擘画改革发展蓝图时,习近平反复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战略思维,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以辩证思维解矛盾。既有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也有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既有居民收入持续提高,也有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依然较多;既有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也有“三去一降一补”仍需加强……习近平多次要求领导干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既看到“两点”,也看到“重点”,善于“弹钢琴”。

——以法治思维图善治。截至今年3月,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通过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66件。仅去年一年就围绕改革试点,修改了25部法律,通过了13个决定。“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习近平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治理理念。

——以系统思维聚合力。聚焦国有企业、财税金融、土地制度等重点,发挥改革牵引作用;重视培育新供给、新动能,全国超半数省份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京津冀协同发展,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从五大关键领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习近平多次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

——以底线思维定边界。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确定为7%左右,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坚持“10个重视”,涵盖“11种安全”,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以创新思维增活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转型发展的动力从哪里来?结构调整的道路向何处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中关村、上海、天津、辽宁、湖南……每到一地,习近平反复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将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以开放思维拓视野。自贸区改革试点与铺开,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打开发展新版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孕育生成了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活力、拓展了新空间。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风起云涌的改革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理论创新中,认真研究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从而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

三年多来,正是以改革认识论、方法论上的不断创新为支撑,司法改革、军队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等全面推进,“解决了一些多年来想解决但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在解答时代难题的进程中,理论创新不断推进,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期待得到回应。

动力与潜力

——向顶层设计要动力,向狠抓落实要潜力。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上下联动,提升改革动力感;“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释放改革红利,增强群众获得感

如果把30多年的中国改革比喻成一条长河,那么,我们已经跨越了湍急的激流,进入了静水深流的深水区。大幕初启时,改革有着冲破阻绝的内生动力;经过30多年的释放,如何继续保持改革的动力、挖掘改革的潜力,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

“观大势、谋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习近平强调“势”、重视“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以合乎规律的取势、占得先机的顺势,积蓄了强大的势能。土地流转让农民分享改革红利,营改增将为企业减负上千亿元,29个省份出台户籍改革实施方案……三年来,惠及民生的改革举措,多以自上而下的路径完成,对改革的顶层设计、系统构架和整体把控,彰显出中央驾驭改革的强大理论能力。

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展现了我们党把握“大逻辑”的能力。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转折点。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四降一升”困扰着决胜全面小康的中国。“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习近平的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的基点。

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创新,体现了我们党掌控“大方向”的能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并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有国外媒体称这是“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将影响十几亿人民的生活。有人敏锐地观察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5000多字的文件提及“改革”59次,“发展”37次;而这次全会做出的《决定》,更是启动了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发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

改革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展现了我们党搭建“大框架”的能力。习近平重视改革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召开27次会议,逐步搭建起改革的主框架。宏观层面,司法体制改革启航、户籍制度改革破冰、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微观层面,既有智库建设也有媒体融合,既有公安执法规范化也有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审议的近190份文件、提出的几百项任务,直指当前最主要的问题,直指群众最关心的内容,让群众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改革的进展、参与改革的进程。正如外媒的评价,通过深改组会议,就能触摸到全面深化改革的脉络,甚至预见中国社会与公众生活的变化。

再好的设想如果不能落到实处,最终也只是一张画饼。如果说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解决了改革“最先一公里”的问题,那么,加强改革思路的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就是要解决改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只有在抓落实上有思路、有办法、有成效,才能充分释放改革举措的含金量,释放改革最深层的潜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改革抓落实”的理论阐释。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要求,到久久为功的钉钉子精神,从“抓改革落实,要遵循改革规律和特点,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的落实责任论,到“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落实督察观;从“精准把脉、看准问题不踏空,精当统筹、措施配套重协同,精细操作、重点突出求聚变”的精准落实法,到“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的落实担当……不论是召开中央全会还是到各地调研,不论是专题研讨班讲话还是中央深改组会议,习近平都会从落实层面提出要求,推动改革措施落准、落实、落细,让改革的红利充分释放。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三年多来,思考改革认识论、方法论,谋划改革时间表、路线图,落实改革解难题、钉钉子,人们看到中国改革者大刀阔斧的改革智慧、斩钉截铁的改革决心、念兹在兹的改革情怀。

“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七一”讲话中,习近平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四让”目标在向世界宣示,改革未有穷期,还需继续努力。

(本报记者卢新宁、曹鹏程、张铁、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