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强军路上再长征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场合唱汇演侧记

作者:马英智 杨捷 况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0-20 09:33:57

不忘初心,强军路上再长征<BR>——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场合唱汇演侧记 

图为主持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某系政治委员张伟上校,正在朗诵原创诗歌《迈向强军新征程》(杨捷 摄)

1934年10月17日夜,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手持着星星点点的火把,开始了一段改变中国命运的万里长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强军之火,世代相传。

斗转星移。2016年10月19日夜,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在2万平米运动场内,隆重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广场合唱汇演《迈向强军新征程》。该院全体官兵、教职员工与近万名驻地群众、兄弟部队官兵一道,在重温长征的峥嵘岁月中,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积蓄前行力量。

传承——这是一种历久弥新的坚定信仰

晚会开始,全场灯光熄灭,现场鸦雀无声。

一支星火点亮舞台中央大屏幕。

此次此刻,全体官兵起立,以庄严的军礼,迎接来自长征出发地的红色火种。

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编号为001号的毕业学员孙敬一,全国优秀教师姚景顺,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代表朱小平,海军优秀青年叶开华,全国道德模范官东,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晓哲……学院老、中、青三代优秀官兵代表依次接过火炬,将红色火种从遥远的江西接到辽东半岛。

不忘初心,强军路上再长征<BR>——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场合唱汇演侧记

图为晚会现场(杨捷 摄)

“同志们,让我们不忘初心,在强军路上再长征!”学院严正明院长站在舞台上,高擎火种,点燃主火炬。长征精神发出的万丈光芒,穿越时空,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灵。

长征火种永不熄灭,长征精神薪火相传!在这所被称为“海军军官摇篮”的新中国第一所正规高等军事学府里,从共和国将军到一线带兵人,从科研专家到军校教员,红色基因早已注入官兵血脉,锻造成“献身、严格、图强、求实”的“精神内核”。

作为火炬手,一等功臣官东激动地讲道,“作为‘红色传人’,我们必须练就过硬本领,接好‘接力棒’,在未来的战位上践行和弘扬长征精神,捍卫红军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伟大事业。”

“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活动是用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教育官兵的生动课堂。”着眼于此,他们将纪念活动与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组织教学骨干赴江西革命老区调研考察,深挖鲜活、生动的红色教育资源;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创新形式讲好长征故事;邀请知名专家和著名军旅作家,登堂解读长征精神;组织文化活动,浓厚纪念氛围……

不忘初心,强军路上再长征<BR>——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场合唱汇演侧记

图为晚会现场官兵正在表演节目《十送红军》(杨捷 摄)

参加演出的教员于文率说道,“一次次的排演,让我更加认识长征、感受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雄气概,无时无刻不在震撼着我、鼓舞着我、激励着我。”

铭记——这是一段玉汝于成的峥嵘岁月

“当年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红军长征的时候,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条困难重重的道路?”……

34年坚持宣讲长征精神的金牌教员刘永路教授登上舞台,配合着影像资料和歌唱表演,突出重围、四渡赤水、遵义转折、万里跋涉、胜利会师……一段段感人肺腑的长征故事被搬上舞台,听得令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挺住,一定要挺住,千万……不要睡着了。”近处,几名小红军瑟瑟发抖,抱成一团;远处,几位小战士身体僵硬,倒地不起。情景演唱《过雪山草地》,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当年工农红军长征路上遇到的千难万险。

不忘初心,强军路上再长征<BR>——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场合唱汇演侧记

图为晚会现场官兵正在表演节目《永远的旗帜》(杨捷 摄)

“这时,一位首长跳下马,从马背的干粮袋里倒出仅有的一碗炒面,递给这位小战士……”正在讲述《一碗炒面》故事的刘教授,眼角早已湿润。文中的那名小战士,原来就是他的岳父——颜文斌将军。也正是在这位九死一生的红军战士影响下,刘永路几十年来一直痴心研究长征、宣讲长征,以弘扬长征精神为己任,教育和感染了一茬又一茬学员。

听,饱含浓浓鱼水情的《十送红军》,将人们的思绪带到长征出发地于都,工农红军正是从这里,完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创举,编织了这条举世无双的“红飘带”;

看,惊心动魄的歌舞《四渡赤水出奇兵》,红军将士们上下一心,巧妙地穿插于敌军布下的天罗地网,反客为主,夺取胜利,谱写下“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什么不可战胜,就是因为这支军队有顽强的,坚韧的,不可战胜的长征精神!”刘永路掷地有声地的回答,博得现场雷鸣般、持久的掌声。

来自大连海事大学的学生李阳沉浸其中,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激动地讲道,“正是老一辈革命家的不怕牺牲和无私奉献,才换来今天的国富民强,他们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点赞。”

不忘初心,强军路上再长征<BR>——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场合唱汇演侧记

图为晚会现场官兵正在表演节目《永远的旗帜》(杨捷 摄)

强军——这是一条通往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原创歌曲《永远的旗帜》;表演唱《当兵就要敢争先》;男声四重唱《我爱着蓝色的大海》;音诗画《迈向强军新征程》……由教员、学员、战士、老干部组成的合唱团队争相登台,一个个旋律优美、激昂澎湃的节目接连推出,把“军校人”的朝气蓬勃和凌云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一名学员的身后就是一支编队、一艘舰艇。合唱,对于军校来说,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教育方式。”该院政治部副主任李泽武介绍说,“学院已经连续举办23届合唱节,成为育人铸魂的重要抓手。”

1050名学员组成的“千人大方队”,合着节奏,高唱军歌,在行进中,变化着饱含象征稳固、严整、胜利等深刻内涵的队形,给人一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震撼,被称为“人造的航空母舰”。去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100名学员亮相解放军合唱团,用嘹亮的歌声、饱满的气势展示出海军部队的风采,获得中央军委通令表扬。

不忘初心,强军路上再长征<BR>——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场合唱汇演侧记

图为晚会现场学员正在表演节目《过雪山草地》(杨捷 摄)

“青春的舰队列阵大洋,祖国的重托在耳畔回响,肩扛着责任,怀揣着梦想,军人的荣誉在脑海闪光……” 大合唱《随着太阳去远航》,120名学员用歌声书写投身改革强军的铿锵誓言。

该院政治委员傅耀泉少将告诉记者,“通过广场合唱的形式,宣誓坚定决心,彰显昂扬气势,激发磅礴力量,可以说这既是一顿‘文化大餐’,更是一堂‘政治大课’,必将激励官兵们开拓进取,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不忘初心,强军路上再长征<BR>——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广场合唱汇演侧记

图为晚会现场退休老干部代表正在演唱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杨捷 摄)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万名军民合唱的《歌唱祖国》,将整场汇演推向高潮,激越豪迈的歌声久久回荡在老虎滩畔。

长征永远在路上,长征永远在心中。今夜,一曲曲长征颂歌响彻天际,一幕幕长征故事再现舞台,现实与历史在此刻交融,凝聚成“不忘初心”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