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在“新长征”路上不掉队

作者:刘霆昭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0-24 10:39:42

“万里长征”一词,最初见诸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名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国工农红军从于都到会宁,战湘江,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艰苦跋涉两万五千里,实现“三军过后尽开颜”胜利的伟大壮举,赋予“万里长征”全新的含义。

我虽然没能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但如果说,长征的故事一直在伴随我成长,长征的精神影响了我的一生,确非夸张之词。

儿时背诵古诗词,我从王昌龄的诗句记住了“万里长征”这个词。在中小学的课本里,我从“金色鱼钩”、“七根火柴”的故事中,读懂了“红军”和“长征”。1965年《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出版,我爱不释手,对其中与长征有关的《清平乐•会昌》《十六字令•山》《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尤为喜欢,这些诗词气势磅礴,具有史诗般的神韵,我当年一一背熟,至今铭刻于心。对以长征为题材的老电影《万水千山》、《金沙江畔》、《突破乌江》我每片必看,如醉如痴,并将电影中的台词当作口头禅。我还曾戴上军帽,穿上军装,和同伴们一起登台演唱过肖华创作的《长征组歌》,入情入景,热血沸腾。我还特意亲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找感觉,其中有长江第一湾、松潘大草地、大渡河、泸定桥、遵义、六盘山、会宁、延安……

在我40余年的新闻生涯中,长征的影响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曾到首钢采访过炉前工,到京西八大矿采访过采煤工,到大庆采访过钻井工,到王府井大街采访过清洁工,到“大一路”公交车上采访过售票员,到东直门副食品商店采访过售货员,到南疆边防采访过在猫耳洞里为祖国放哨的解放军,到西非沿海采访过在简陋小渔船上为国人捕鱼的老渔民……。记得每一次采访,创意缺乏的我都会问一句相同的话:“你们觉不觉得苦?”他们的回答几乎是不约而同的一句话:“要说苦,想想红军长征两万五!”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激励着我在本职岗位上不辞劳苦,奋力前行。我曾爬山越岭,历尽艰辛,甚至冒着子弹擦肩而过的危险,进行战地采访,写出并在北京日报发表了《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长篇通讯,首次将这一豪迈誓言见之报端,并迅速传遍全国,激励了不止一代人。我曾克服晕船、缺水、酷热、海盗和水雷威胁、撞船危险、台风袭击、毒虫叮咬等重重困难,随远洋渔船队一寸寸走过海上丝绸之路,赴西非报道我远洋渔业,以《海上西行记》和《海外漫笔》为栏题,将我“远洋渔者”的艰辛和“海上丝路”风情见诸报端和中国美术馆。在SARS肆虐的日子里,我和同心出版社的同事们一道,不惧危难,连续作战,率先策划、出版了《阻击非典》等书,及时送到社区、街道、车站、机场,以解广大市民燃眉之急。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我曾费尽周折,找到失联的革命老人黎白先生,将其尘封半世纪的大作《小红军长征记》付梓出版,使当年长征路上小红军的风采光照今人。近日,我又应《晚晴》杂志社之约,写出《<小红军长征记>诞生记》一文,讲述《小红军长征记》背后的故事……在这些难忘的经历中,都有着长征精神的鼓舞,都有着那句熟悉的话语响在耳畔:“要说苦,想想红军长征两万五!”

时间纵跨整整80年!如果按20年一代的通行算法,足足相隔了四代人。我们如今对这段史实和传奇进行回顾,不仅有对长征丰功伟绩的咏颂,有对万千红军将士的缅怀,更多的则是对长征精神的再认识和传承。对已经进入21世纪的人们而言,长征是一种象征,是当年红军身陷艰难困苦绝境,面临民族危亡考验之际迸发出来的,华夏子孙最可宝贵的无坚不摧民族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包括:对远大理想、美好未来的执著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先人后己,团结友爱的融融真情;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

温顺善良的中国人素来以含蓄矜持、谦恭忍让为美德,但在沦为“饥寒交迫的奴隶”之时,也要“起来”战斗!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也“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所以可以说,这种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尤其难能可贵,尤其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本质、真谛和精华!”

人世间,凡尘里,太多的是匆匆过客,过眼烟云;太多的是稍纵即逝,水月镜花。然而,茫茫环宇之中,确实有一种东西是可以万古流芳,亘古不变的;是值得人们代代相传,永远莫忘的。长征精神即在此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我们这代人脚下的长征路,就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这次更加伟大的“新长征”中,无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小年轻”,还是“虽披霜发、尚能饭也”的“老青年”,是否都应抖擞精神,开步走,不掉队呢?

本文作者为资深媒体人、北京日报高级记者、原同心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