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至9日,李克强总理将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访问哈萨克斯坦并出席中哈总理第三次定期会晤、访问拉脱维亚并出席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访问俄罗斯并出席中俄总理第二十一次定期会晤。
李克强总理此次金秋出访是中国对亚欧地区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总理此行将要做些什么?对于中国及地区发展有何重大意义?今天我们就用四个关键词来好好说道说道。
定期会晤
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李克强总理此次出访四国在日程安排上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定期会晤机制。
定期会晤,顾名思义即定准时间的相见。分析人士指出,在外交领域,这种会晤机制一般一年一次,对双边经贸合作尤为重要,原因在于高层间的定期直接对话不仅可以及时解决问题,还能给其他政府部门开展对口合作提供平台,从而推动双边合作向纵深发展。
对于中国的总体外交战略而言,定期会晤机制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它能够在确保外交政策高效有序地实施的同时,增进与往访国及地区的战略互信。
产能合作
所谓产能合作,是指存在意愿和需求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这是李克强总理此访的一大重要看点。
据外交部部长助理李慧来10月31日在中外媒体吹风会上介绍,此访是李克强总理时隔两年再次访问哈萨克斯坦,体现了中哈关系的高水平和高度战略互信。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将推动各领域合作尤其是产能合作顺利推进,双方将签署涉及经贸、金融、能源等领域合作文件。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与四国合作已久,当前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与这些国家加强产能合作,实则是一种经济合作方式的创新、突出了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既满足了相关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利益诉求,又有利于各国经济深度挖掘。
区域合作
李克强总理此次出访恰逢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今年是上合组织成立15周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也恰好“逢五”。并且,这两个区域合作机制还有一个共同点,即均由中国首倡,彰显了中国加强区域合作、维护区域和平及稳定的决心。
目前,上合组织已发展成为促进地区安全稳定和繁荣发展的重要区域性组织。与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将与其他成员国领导人一道,探讨深化产能、经贸、金融、互联互通、科技创新、人文等领域合作的具体举措,对推进区域合作的优先任务做出规划和部署。
关于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李慧来表示,与会国家领导人将重点探讨如何加强互联互通、产能合作、金融、贸易投资、绿色经济、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并就诸多全球性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一带一路”
2013年,中方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三年来,贯穿亚欧非大陆的“一带一路”战略得到稳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展开积极合作,共同朝向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李克强总理此次出访的四个国家都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彼此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 反过来,“一带一路”也成为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中东欧国家拓展务实合作的重要抓手。中方将藉此深化与区域国家间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