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即将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召开,李克强总理将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此次会议为北欧国家融入“一带一路”,参与“16+1”合作机制埋下伏笔。自2012年华沙会议开启“16+1”合作以来,此机制呼应了中东欧向东看,深化了中国与中东欧及中欧在互联互通、经贸金融、农林、科技卫生、人文交流、地方合作水平,示范了其他地区对接“一带一路”,成为次区域合作亮点!这可从三方面理解。
聚未来
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四分之一,是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要板块,“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拓宽了沿线国家的企业投资之路、贸易之路,也拓宽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之路和友谊之路。匈塞铁路延伸并连接希腊比雷艾夫斯港,成为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关节点。这就赋予中东欧国家除了作为进入欧洲心脏的门户、桥梁与纽带角色外的新使命,也为“16+1”合作机制拓展提供了可能。
过去一年来,这一机制落实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16+1机制)《苏州纲要》,期间发布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正朝机制化与标准化推进。“16+1”合作成为中欧关系新亮点,成为“一带一路”的样板房。其中,投资贸易是“16+1”合作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如今又拓展到跨境电商领域,考虑设立的虚拟“16+1”技术转移中心,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领域合作,成为新的增长点,增强了“16+1” 合作成色。新的融资平台如中国-中东欧投资银行或金融机构正在酝酿。互联互通、地方合作,成为“16+1” 合作新引擎。“16+1”与“一带一路”对接,波捷塞成三个积极分子,分别提升关系,推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中医药、基建、农产品、金融、网络合作都有不少亮点。中欧班列更使中东欧成为中欧联系纽带。此外,地方合作也是亮点。
中国-中东欧合作互补性强,尤产能装备合作,互联互通潜力巨大。双方认准对接方向一一互联互通,找准对接点一一产能与装备制造,落实对接机制,“16+1”机制正实现与中东欧国家各自发展战略的对接。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16+1”合作的层次、意义又得到了提升,就是明证。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四分之一,是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要板块,“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拓宽了沿线国家的企业投资之路、贸易之路,也拓宽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文化之路和友谊之路。匈塞铁路延伸并连接希腊比雷艾夫斯港,成为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关节点。这就赋予中东欧国家除了作为进入欧洲心脏的门户、桥梁与纽带角色外的新使命,也为“16+1”合作机制拓展提供了可能。
新动力:投资贸易是“16+1”合作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如今又拓展到跨境电商领域,考虑设立的虚拟“16+1”技术转移中心,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领域合作,成为新的增长点,增强了“16+1”合作成色。16个中东欧国家中,11个是欧盟成员国,5个是申请加入欧盟的国家。苏州会晤后,奥地利、希腊首次成为观察员国。可见“16+1”合作吸引力不断增强,未来意大利南部也很希望参与进来。因此所谓新动力不只是体现在新增长点方面,也体现在新领域、新成员方面。
新平台:在近年相继推出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等中欧关系大框架下,“16+1”合作获得了新的合法性:不仅不是原先欧盟担心的对欧分而治之,反而是帮助增强欧洲区域融合的新平台。跟原先“16+1”合作着眼于中国投资中东欧国家不同,如今金融合作双向推动,新的融资平台如中国-中东欧投资银行或金融机构正在酝酿,这是既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后中欧金融合作的又一壮举。
新引擎:互联互通、地方合作,成为“16+1”合作新引擎。中欧国际铁路集装箱班列建设如火如荼,组建“16+1”物流合作联合会呼之欲出。波兰的罗兹市在成都市设办事处,成都与波兰签教育合作协定,创新了地方外交,提升了地方合作水平。中国的地方与中东欧国家正在形成科学合理分工的体系,比如保加利亚是“16+1” 合作农业协调国,匈牙利是旅游协调国,塞尔维亚是基础设施协调国等,使“16+1” 合作更具活力。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地方省州长联合会所展示的地方合作机制成为“16+1” 合作新引擎。
可见,“16+1”合作的强化充分体现在“一带一路”提倡的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等“五通”领域,体现在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对接等抓手。“16+1”合作中期规划将涵盖经济合作、互联互通、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金融、农林与质检、科研创新环保、文化教育青年体育旅游卫生、地方合作,真正体现中欧合作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良好发展态势。一句话,“16+1”合作成为中欧关系新亮点,成为“一带一路”的样板房。
圆旧梦
中东欧国家有一个连接易北河,多瑙河和奥得河的水上项目计划,希望贯通黑海和波罗的海、北海。这与“一带一路”的思想相通——陆海联通,东西呼应,南北通畅。“16+1”合作通过中欧陆海怏线、滨海港区建设,将中东欧打造为中欧互联互通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与中东欧合作(16+1)机制正在释放三重效应:
其一,地区合作的示范效应。“16+1”合作是继中国-东盟“10+1” (中国-东盟)合作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成功合作机制。作为“一带一路”落实在地区合作框架的写照,“10+1”与“16+1”可谓“一路”、“一带”的两个样板。经过五年的实践,“16+1”合作机制已经结出累累硕果,并示范其他地区合作。正是在这一框架下,中塞国际产能合作,在欧洲树立起国际产能合作的示范。“16+1”合作还为中国地方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案例。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地方省州长联合会所展示的地方合作机制成为“16+1”合作新引擎。这也与“10+1”框架下的中国与东盟国家地区合作形成东西策应之势。
其二,中欧关系的激励效应。16个中东欧国家中,11个是欧盟成员国,5个是正申请或希望加入欧盟的国家。波兰、塞尔维亚分别称为“16+1”机制下欧盟成员国、非欧盟成员国的领头羊。波兰是2004年欧盟东扩的优等生,但获得的欧盟援助2020年到期,于是积极向东看,愿意成为中国投资欧洲的门户。在近年相继推出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等中欧关系大框架下,“16+1”合作获得了新的合法性:不仅不是原先欧盟担心的对欧分而治之,反而是帮助增强欧洲区域融合的新平台。新的融资平台如中国-中东欧投资银行或金融机构正在酝酿,这是继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后中欧金融合作的又一壮举。匈塞铁路延伸并连接希腊比雷艾夫斯港,成为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关节点。这就赋予中东欧国家除了作为进入欧洲心脏的门户、桥梁与纽带角色外的新使命,也为“16+1合作”机制拓展提供了可能。
其三,“一带一路”建设的规模效应。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四分之一,是全球新兴市场的重要板块。因此,中国与中东欧合作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规模效应。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16+1”机制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羊群效应。中东欧是连接欧亚的重要枢纽和通道,塞尔维亚、波兰是最早一批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目前塞尔维亚正在积极推行“再工业化”战略,渴望与“一带一路”对接,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塞尔维亚是“16+1”机制里基础设施欧方协调国,正在改造重建的匈塞铁路则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和经济意义,匈塞铁路通过巴尔干河运合作向南延伸至希腊比雷艾夫斯港,打造中欧陆海快线,帮助中东欧地区的“三海滨区”与“一带一路”对接。波兰是中国在中东欧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作为中东欧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也是该地区唯一的亚投行成员,波兰借助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积极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通过罗兹-成都的蓉欧快线、苏州-华沙的苏满欧等欧亚快线,成为欧亚互联互通的桥梁和纽带。不仅如此,波兰政府还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在北部港口城市格但斯克建设经济开发区。
总之,作为“16+1”机制下非欧盟、欧盟成员国代表,塞尔维亚、波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代表了“一带一路”区域机制化的新成就、新方向。
引新梦
可喜的是,欧盟正以积极心态看,认识到“16+1”有助消除欧洲发展差距,担心影响欧盟标准与治理问题正得到有效回应。欧盟已是“16+1”领导人会晤观察员。“16+1”合作也对中欧关系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欧盟支持“16+1”合作,视其为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
数字合作最能体现“16+1”机制引领效应。2016年欧盟全面启动“单一数字市场战略”,我国也在加紧推进“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中欧数字领域合作迎来黄金期。中欧在5G技术领域的合作,也在催生中欧数字伙伴的建立,体现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的时代特色,通过中欧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及“数字欧洲”与“数字中国”的对接,为“一带一路”网络空间合作提供先导、引擎,服务于我网络强国建设、提升我网络国际话语权、推进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三大动力推动中欧网络伙伴关系建设:1,互联网缺乏国际规范,而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互联网安全问题凸显;2,网络黑客及侵仅行为严重影响国家互信,阻碍投资便利化与贸易自由化;3,网络成为再工业化,工业4.0或中国制造2025之关键领域,合作创新要求制订网络共识。
与此同时,中欧网络合作也具有多重意义:1,互不以黑客窃取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2,打击网络犯罪,维护国际秩序;3,防止以网络安全作为投资保护主义借口;4,加强网络领域的反腐合作;5,制订网络规范,推动投资协定谈判与自由贸易协定可行性硏究。
这表明,实现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网络与信息化先行。欧洲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站,也是“一带一路”重点合作伙伴,尤其是中东欧国家,在“16+1”机制下,迎来发展黄金期。“一带一路”建设凸显中欧关系的战略意义,赋予“16+1”机制新的时代内涵。中东欧国家对我在技术、资金等方面需求较其他欧盟国家更为迫切,是我与欧开展合作的重要突破口。2015年底发布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将投资贸易是“16+1”合作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拓展到跨境电商领域,考虑设立的虚拟“16+1”技术转移中心,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领域合作,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为中欧数字伙伴关系建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如何抓住与中东欧合作的重要窗口期,以点带面,夯实中欧数字合作基础,以进一步从战略上拉住欧洲、制衡美国霸权,提升我国际网络空间话语权和“一带一路”建设。此文研究从双边,BIT到多边,从国际秩序到全球治理,中欧数字伙伴关系的问题与路径,分析中欧数字合作如何克服认知障碍、提升战略效应。
(作者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