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乌镇人的WIC期待

作者:钱利淮 来源:钱江晚报
2016-11-14 14:32:05

7个乌镇人的WIC期待

钱利淮

7个乌镇人的WIC期待

黄吕强

7个乌镇人的WIC期待

穆穆

7个乌镇人的WIC期待

毛阿龙

7个乌镇人的WIC期待

费建萍

7个乌镇人的WIC期待

姚自钢

7个乌镇人的WIC期待

田文荣

乌镇峰会三年间,互联网血液在1300多年的古镇渐渐渗透,在青石板下,在小船上,在乌镇人的心中。

科技改变生活,哪怕是在写过“从前慢”的木心的故乡。变化是细碎的,如微澜,三年的时光,让众多的微澜沉淀。

本周三,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要开幕了。从陌生、惊喜到期待,千年古镇里的当代人,又有什么样的网事徐徐向我们展开呢?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7个乌镇人,从他们的日常也许能窥见乌镇的未来,也许,也是浙江人的未来。

篾匠钱利淮:

期待通过直播,让一万人同时上竹编课

31岁的钱利淮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乌镇西栅景区地标性的合影景点——直径5米高的巨大竹匾就是他父母花一个月时间做成的;而现在,这个年轻篾匠已成竹编老师,将这门老手艺传承创新。

建镇1300多年的乌镇,有很多老底子的手艺,蓝印花布、三白酒、丝绵、手工酱等,其中竹编不得不提。乌镇陈庄,曾是竹编交易集散地,“陈庄竹篮”一度风靡上海滩。即使这样,大学毕业后,钱利淮放弃在杭州的工作,回老家继承“祖业”时,家人还是反对,认为竹编是个没前途的行当。

不过,钱利淮有自己的打算。他四处拜师、改良传统工艺,想让老手艺“活”下去。他把竹编变成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程。他精心准备材料包,在桐乡开设课程,教感兴趣的年轻人学习,还制作了平面课件,写清楚每个步骤,放在“竹芸”微店上,买材料包的人可以在家学习制作。

不仅如此,他还在乌镇植材小学授竹编课,学生们很喜欢,他编辑的两年制教材也已初步完工,“我打算先培训美术老师,让老师将竹编手艺教给更多孩子。”虽然每天钻研传统手艺,但钱利淮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今年9月开始,他还在凤岐茶社的“乌镇创业TV”这个直播平台上教授竹编技艺。“这个点子也是朋友给我的建议。”钱利淮说,之前他开设课程都是小班规模,10多人,最多一个大班也才150人,“我希望通过直播,让一万人同时能上竹编课。”

凤岐茶社是乌镇峰会的“产物”,是创业青年碰撞点子的地方,一年多下来,已有不少创业青年获益。“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对我们来说,改变最多的是思维。” 钱利淮说,身边在乌镇开饭馆、开旅店的朋友,开始走小众化、高品质的路线,通过互联网平台宣传小店,吸引游客。

“竹编虽然小众,但我希望能把这门传统手艺传承创新下去,让更多年轻人学习。” 钱利淮信心满满。

三年开12家民宿餐厅的黄吕强:

想玩出第一家真正的“互联网+民宿”

三年前,乌镇人黄吕强还是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中层;2013年,他回乡创业,如今已经是10家民宿、2家餐厅的老板,而且生意都很好。

“我看好旅游业,乌镇的旅游当时发展势头迅猛,正好也有创业打算,就回来了。”2013年10月,黄吕强开出第一家民宿“我行我素”,每个房间都有不同风格,一推出,就在一众商务酒店中脱颖而出。

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后,当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对于创业者,政府在政策、融资等方面均给予了倾斜,黄吕强从中受益,迅速扩张。“我不是开民宿,我现在是‘玩’民宿,将自己想象中的民宿样子付诸现实。”更让黄吕强开心的是,很多创业空间入驻乌镇,年轻人可以聚在一起,碰撞灵感,交流想法。

他认为,未来互联网会融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中。这已在乌镇得到了很好体现,最初他的民宿网络预订量只有30%,而如今已近70%,大部分人都是电子化支付。黄吕强想打造乌镇第一家真正的“互联网+民宿”。目前,他正在和一家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一款智能软件,让客户通过手机,搞定从订房、入住到开门、遥控室内电器、退房等一条龙服务,甚至还想引进机器人服务。“互联网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未来可以大胆想象,乌镇作为高科技的‘试验地’,我很期待看到高大上的产品应用到普通人的生活中。”黄吕强说,一切皆有可能。

民宿老板娘穆穆:

能把TOM顶成网红猫吗

乌镇西栅景区民宿51~52号,这家名为“津驿客栈”的乌镇小民宿,因上届乌镇峰会期间一张互联网大咖合影被钱江晚报报道后,彻底火了,一桌难求。

那场饭局是好人缘的丁磊组的局,被网友戏称“互联网业半壁江山全在了”。为何丁磊来他们家吃饭?不少游客怀着一样的好奇,都想来穆穆家一探究竟。穆穆差点吓呆,一拨接一拨人找她合影,她说自己都“笑僵了”。

11月6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去穆穆家时,还有两桌客人。“有位游客中午来没座,下午就提早来了。” 穆穆指了指边上桌的中年男人。

“我做工业材料生意的。能把这么多大咖引进来,这店肯定灵气,必须来尝尝。”中年游客叫赵景斌,来自黑龙江,尤其喜欢萝卜干炒蛋。

钱江晚报记者告诉他,“丁磊也最喜欢这个菜。”他开怀大笑:“真的吗?太有缘了!”他非得拉着穆穆合影。

这样的场景,穆穆已经习以为常了。从第二届乌镇峰会后,穆穆家民宿就一床难求,几乎每天满员;至于吃饭,提前预订都不一定订得到,国庆黄金周他们最多一天烧了30多桌。要知道,他们家民宿也就两张饭桌。

事实上,丁磊和穆穆家认识好久了。第一届乌镇峰会时,丁磊就连续两晚在她家吃饭,当时也叫了其他大咖,也合了影,但没怎么报道;第二届乌镇峰会,杨元庆先发了微博,钱江晚报等一报道,小店就火了。

“丁磊让我把照片挂墙上,挂了后,来合影的游客更多了。”穆穆说,今年有一次,丁磊晚上9点多来他们家,她没在,她老公在厨房洗刷。丁磊说要炒个菜吃饭,她老公头没抬,随口说了句“收工了”。结果丁磊开玩笑说,“把我照片挂着,都不给我做饭了啊?”她老公一抬头:原来老朋友啊,再晚也给做。

最让穆穆高兴的是,今年10月24日,她买了一只英短蓝猫,4个月大,给她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我给它取名TOM,很乖,我们忙的时候,它就在窝里,不吵,我们闲下来一抱它,它就很黏人。”

TOM不仅让穆穆开心,游客也喜欢逗它玩。穆穆这个老板娘红了,TOM猫也跟着红了。穆穆说,她就期待TOM成为网红猫。

摊萝卜丝饼的毛阿龙:

带着乌镇人温暖的饼,等你来

65岁的毛阿龙每天站在油锅前,摊萝卜丝饼、炸春卷,看游客来来往往。作为乌镇景区的一名老员工,看着乌镇一点点变化,毛阿龙很骄傲。每到旅游旺季,萝卜丝饼的摊头,游客排成一条长龙。

真的有这么好吃?“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毛阿龙说,和他小时候在乌镇吃的一样,配料、味道都没变。第一届乌镇峰会期间,马云助理也买了好几个去;第二届乌镇峰会,刘强东还亲自来买萝卜丝饼。“我不认识这些大咖,是年轻人告诉我的。”毛阿龙笑着说,虽然他不认识,但知道他们做的生意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你看,支付宝、微信都能支付,出门带个手机就行,不用带钱了。”毛阿龙也用上了微信,和老朋友、儿女、孙辈都用微信联系。他也经常帮儿女收快递,知道网上买东西方便实惠。

今年65岁生日,景区给他们一起过生日,毛阿龙感觉好温暖。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马上要开了,毛阿龙期待把温暖传递出去。当然今年如果有大咖来买饼,毛阿龙想聊上两句。

船工费建萍:

讲桥的故事给你听

“乌镇第三年开世界互联网大会了,名气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了。”47岁的费建萍在乌镇西栅景区工作了9年,是一名船工。他之前是渔民,船是他吃饭的家什之一,他平时在景区负责修船,忙时被调剂去摇船。费建萍说,景区的船共200条左右,有载客的游船、行李船、摆渡船、配送船等,都要一年一保养。每年6月~10月是集中保养期,每条船的船状船貌都要检查维修。

遇到国庆、戏剧节等旺季,费建萍就从修船师傅抽调去做摇船师傅。去年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他给一位外国嘉宾摇船:“我还给他介绍主航道经过的每座石桥的典故。”

今年,他们170多个船工已在国庆节前完成了“大练兵”,理论和操作上进行技能比武,到时会有约30个船工服务大会,最近每天早上列队时,都会学习日常英语。

在费建萍看来,世界互联网大会给乌镇和他个人带来的改变都很大。“乌镇的大街上房子越来越漂亮,绿化美、路面干净整洁。”他说,这些都是镇区看得到的,连去乌镇乡下的公路都筑成了柏油马路。

在绍兴上大学的女儿还教会费建萍用微信,“全镇免费WIFI全覆盖,我在家都能免费用WIFI,能随时和女儿微信聊天,省了不少电话费呢。”

费建萍期待,能有更多游客来他的家乡,感受乌镇的美,玩得开开心心。

乌镇派出所所长姚自钢:

全民参与,智慧安保

乌镇派出所,22员警力,所长姚自钢是“大总管”,后勤、刑侦、治安都得协调处理。每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保证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重中之重。“这些工作需要苦口婆心,有些民警还真是踏破了鞋。” 姚自钢说,所有工作离不开全体居民的支持和配合。

乌镇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作为当地派出所,压力自然不言而喻。不过,在姚自钢看来,这三年下来,“压力”是很好的催化剂。姚自钢举民宿的例子,第一届大会时,处理那些无证旅馆是重点工作。为此,他们想出了“乌镇人家”,纳入协会统一自治管理。

今年9月10日,《浙江省民宿(农家乐)治安消防管理暂行规定》实行,城乡居民自有住宅也可以合法开民宿,更多人看到了商机,但如何高效管理放在了政府部门面前。

姚自钢参观学习了乌镇西栅景区对民宿的管理模式,提出成立“民宿管理公司”,招募专管员,一个专管员管理20家民宿,每天检查消防、餐饮、游客登记等情况上报公司,还在民宿间开展评比,形成良性竞争。

在智慧警务上,乌镇三年间,重点单位、区域都实现了监控全覆盖,公共区域还从普清摄像头换成了高清摄像头,还安装了4个高空“全球眼”。“硬件投入是一方面,大数据的收集工作也在开展,对分析违法犯罪活动很有帮助。”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的警员,姚自钢深有体会。姚自钢希望,有些安保工作能形成常态化管理,能有更多高科技运用到警务工作中来。

“乌镇管家”田文荣:

喜欢峰会热闹,让乌镇名气更大

64岁的田文荣是乌镇虹桥村人,他是近3000名“乌镇管家”中的一员,最近日刷都有2万多步。当地人开玩笑说:北京有“朝阳群众”,乌镇有“乌镇管家”。

田文荣以前骑人力三轮车,现在每天穿着红马甲在村里巡逻,一天8小时工作,并不比骑三轮车轻松,但老田觉得能为保障大会做贡献很自豪。

巡逻做些什么工作呢?老田说,平时围绕慈云路、环湖路两条主要道路巡逻,给问路游客指路,让大家把车摆放整齐、垃圾及时清理干净,发现电线杆倾斜、树杈倒下来、窨井盖破了、路有大坑了等,都要上报。“我们一行四人巡逻,小偷小摸都不太有呢。”老田很有成就感地笑了。

像老田这样的“全职”管家,虹桥村有4个,其他都是“兼职”,有的是出租车司机、快递员、送奶工,也有退休大妈、停车场看车老伯等。整个乌镇峰会期间,他们身负重任,找隐患、调纠纷、值班巡逻。

每天走来走去,老田对乌镇的变化看在眼里,“房子立面改造更漂亮了,环境卫生更好了,道路绿化更美了,来乌镇的游客更多了,好多村民还趁着大会东风开民宿开饭店致富了。”

村里福利也越来越好了,他过60周岁生日时,村里还特意送来了生日小蛋糕和长寿面、糖果等礼物。

老田期待,乌镇加大旅游开发,或让村民搬到新农村,能清净养老;他也希望大家人人自觉,一起把每年一次的乌镇峰会办好,让家乡乌镇名气更大。(黄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