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的33天后,中国迈向更遥远的星际旅程

作者:肖思思、魏骅、陈曦 来源:新华社
2016-11-19 09:44:49

“登天”要爬百级阶梯,征途星辰大海

中国太空探索的每一大步,都浓缩在航天员迈上太空的一小步。

在中国航天员中心,记者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航天员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得天独厚、万里挑一;更重要的是,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的使命就是星辰大海的征途。

为了迈出这次太空中期驻留的关键一步,中国航天员们一步一步走向“更远”:

2003年,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

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首次出舱活动,成为中国在太空行走第一人。

2012年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操作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完成手动对接。

2013年,神舟十号任务太空授课。

2016年10月17日,50岁的景海鹏则和陈冬一起开始了他的第3次太空之旅,他们在轨飞行的33天,这是我国迄今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

……

从2003年至今,我国共有11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为此,他们经历了极其严苛的选拔——

“天上一分钟,地上十年功。”多年来,中国航天员训练体系通过自主探索与创新已形成八大类近百个专业,为了通俗地理解这一训练的难度,资深航天员们会形象地将它称为“登天的百级阶梯”。

身体素质是航天员迈向太空的第一关。在飞速旋转的离心机上,各种超重耐力训练让受试者难言、旁观者揪心;在低压试验舱内,模拟10000米高空的耐低氧训练,不断挑战着人类的极限;在“看着都晕”的旋转座椅上,受试者依然需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判断;为了适应长时间的太空失重状态,航天员还要接受时间长达5天5夜的头低位卧床训练……

看似简单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训练上百次。执行任务前,航天员还要完成有针对性的上千小时的训练。但是,没有一个人因为如此之大的训练难度而畏惧过、退缩过。

他们将生命置之度外,将功劳归于祖国和人民——

航天是一个极具风险的行业,又是一个极具挑战和光荣的职业。为了完成飞行任务,航天员们承受了正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训练,内心深处饱含对祖国的骄傲和自豪。

出舱后,面对欢呼的人群,杨利伟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在他心里,从来没想过是自己一个人完成了这项任务。

地面,天上,一切皆指向未来更为遥远和壮丽的征程——

首次33天的中期驻留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人迈出了太空长期驻留前的关键一步。作为中国空间站任务前的重要试验平台,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期待。

“这次中期驻留经历,各个系统会认真总结经验,分析数据,为今后空间站工程设计提供很好的参考。”李剑说,走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更加懂得,每一次点火,都是一次远征;每一行代码,都是为了走得更远;每一个口令,都是为了走得更加坚定。

星空,无边;宇宙,壮阔。

历史性的33天之后,中国人的目光已经投向更为遥远的太空。那里,有无数未知,还有中国航天人为征服它们需要继续付出的勇气、坚毅、努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