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元年,不少省市区的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皆已纷纷告捷。不过,是驴子是马还得牵出来遛遛,年底验收这关才是完美收官的关键。
眼下,国务院两个调查组已分赴河北和江苏,就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中个别企业存在的顶风违法违规行为展开调查。下一步,调查组将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走访暗访等形式深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据说,调查组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报国务院,并据此祭出罚单。
面对地方交出的去产能成绩单,中央为什么要实地复核?这当然不仅仅是监督责任使然,李克强曾公开表态:“对于那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去产能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和地方,该表扬就要表扬;但对于那些顶风违规、想要火中取栗的个别企业,要抓典型、严肃处理,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顶层设计口中的“顶风违规、火中取栗”,说白了,大概就是两层意思:一是阳奉阴违,偷梁换柱。上报的是漂亮数据,死守的是板结的产业格局。比如把早已停产的产能再度包装成新减去的产能,拖出死老虎妄图蒙混过关;又或者将早已纳入淘汰范围的“地条钢”等算进数据,充个“南郭先生”。二是该去不去、该减不减,不拿上级要求当回事。
按照进度要求,2016年应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2.5亿吨以上。这个目标,在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压力较小;但近期受诸多因素影响,全球钢铁煤炭价格快速飙升,加之投机炒作的题材力量兴风作浪,因此,尽管供需基本面上未必支持价格持续走高,但眼前的利润空间,仍令不少落后产能死灰复燃或辗转求生,个别企业违规新增产能的现象亦不少见。
“三去一降一补”,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去产能”。产能去得怎么样,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与效率。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要处理好三种力量之间的关系:一是行政力量。这是计划手段,直接而速效;二是法治力量。根据环保法等标准要求,有理有利有节地对低端、高污染的“小散乱”企业和“僵尸企业”依法取缔。这是常态的去产能之路,稳定可期;三是市场力量。区分市场性过剩与体制性过剩。去产能本身是为市场做调整,自然要仰仗市场之力、依赖价值规律。依托市场化的兼并重组等手段,提高产业集中度,稳定供求关系。
正是基于以上理解,道阻且长的去产能大计更要雁过留声、抓铁留痕。从这个意义上说,严肃问责去产能中的偷奸耍滑现象,既是杀鸡儆猴,更是彰显威慑。由发改委等10家单位联合组成的调查组,除了亲力亲为发现问题,恐怕还要健全监督举报通道——把落后产能与生态治理的关系理顺,提升公众对落后产能违规生产的警觉,以“黑名单”等制度将关停工作进行到底。此外,利用大数据与遥感技术等,即时监测、高频回看,严防死灰复燃。
偷奸耍滑的去产能当严肃问责,既要问责企业,还要问责官员。更长远的,还是建立完善产能退出机制,什么样的是“落后产能”、什么样的要“增量重组”,不能总是行政力量自说自话,还得让市场来真正优化资源配置。2016年的去产能之路仅仅是个开端,来年山高水长、前路风雨在望,将年底问责与常态机制建设齐抓共管,去产能的重任,才会少些折腾,多些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