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护中华文明的万家灯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1-12 13:49:39

是谁

在如此深情地打量一片土地

她的名字叫华夏神州

是谁

在如此用心地描绘一道风景

她的名字叫家国情怀

从古到今

精心探寻

祖先的宝藏

从春到秋

细细打理

千年的文脉

天地之心

生民之命

往圣之学

万世太平

这份祖先的行囊

又怎是我等能够扛起

青灯下

我们体会守候

黄卷里

我们感受嘱托

键盘上

行走着我们的感动

镜头前

流淌着我们的泪水

从村落

到古镇

是一百二十集的长度

从乡情

到乡愁

是一百二十集的温度

街头的叫卖

就像田野的庄稼

码头的风帆

就像村里的炊烟

变了的是岁月的衣裳

不变的是灵魂的色彩

至此,我才明白

天地间

有一种情怀,叫

记住乡愁

岁月里

有一种感动,叫

不忘初心

——题记

正如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黄坤明在出席《记住乡愁》第三季创作培训班上强调:中华文化的根本优势,在于有着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宝贵资源铸就了中华民族持久而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滋养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我们必须坚守的精神高地,也是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记住乡愁》就是要让人们在艺术鉴赏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感情认同,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人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举世瞩目的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前两季已经成功完成拍摄播出任务,实现了30%的观众到达率,立下了中国纪录片的又一个丰碑。2007年1月2日,第三季又要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开播了。算上第三季60集,《记住乡愁》已经拥有180集的巨大体量。

在我看来,这180集节目,是电视人用三年心血编纂的新《四库全书》,筑就的新文化长城,开凿的新文化运河,修建的新文化航母,书写的新精神史诗,是中华文化的一次超常集成和空前博览,是中华民族精气神的跨时空汇聚,也是中华民族文脉的抢救性修复。相对于课堂式宣示、论坛式宣讲、文章式宣传,它更加生动、形象、鲜活、有温度、有情感、有大地泥土的芳香,有人间烟火的气味。它无疑是中华文化优良性、生机性、合法性、不可替代性的最广泛、最基础、最深厚的展示。

在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还在争夺文化市场的今天,在戏弄历史、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去崇高、去价值、去意义,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使历史滑稽化虚无化还没有完全降温的今天,在急功近利,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炫富竞奢、低俗媚俗的精神雾霾仍然占领一些传媒平台的今天,《记住乡愁》无异于一道明媚的阳光,一缕清新的空气,透进受众的精神世界。

人们普遍认为,《记住乡愁》为华夏儿女走出精神低谷提了神,补了钙。它是电视人通过镜头语言对中国文化的一次主体性彰显,是电视人对中国文化的一次规模性进场和整体性发扬,让受众看到中国文化的主干性价值、主体性形态和一贯性方法论,有效地唤醒了中国人的意义世界,为时代进步提供了真实有效的精神底图和文化支撑。

随着采编的一步步深入,编导们的心中的敬意和温情越来越浓烈,当镜头有了敬意,当话筒有了温情,再次面对这一艰巨的文化工程,就不觉得怯场,反而豪情万丈,担当精神就会油然而生,就会自觉肩负起这一神圣的文化使命,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精神、民族性生活、民族性情感而忘我工作。

对于一个从《诗经》里走出的民族,诗性本应是她的生命底色。因此,在第三季,挖掘展现神州大地的美丽和诗性,就成为导演们的自觉追求。比如还乡精神和忍让人格。

原来人们只能在古人的文字中读到的桃花园理想国,在第三季成为事实。比如重庆偏岩古镇,勾画了一幅难得的士人还乡群像。他们纷纷放弃城市生活,回到故乡,做起乡贤。公元1144年,巴渝第一状元冯时行从官场隐退后,回到曾经寄读的缙云山下开堂设馆。有意思的是,当年被他收留的贫困学生陈某,在中举后也拒绝为官,回到偏岩,开办了当地最早的义学。这种传统延续到近代。

,民国初年,曾任川南督学的唐祝山从官场隐退后,为家乡投资兴办了一所集图书馆、平民夜校和茶馆一体的客栈。

1944年,经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推荐,蒋介石两度派人邀请在哈佛大学留学归来的唐建章出仕,都被唐建章谢绝。教育部长陈立夫心有不甘,仍然电话动员,唐建章就干脆把电话掐断。唐建章拒绝出仕,在干什么呢?在给家乡修建铁路,勘探河流,接通电话,建立气象测候所。之所以要建立气象测候所,是缘于1939的夏天,在一次突如其来的暴雨中,30多位老乡连同屋舍,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在他心头留下的巨大创痛。

1998年,王凤炳退休后,效仿唐祝山当年的义举,把孩子们给他的赡养费两万八千元全部拿出来,不顾孩子们留他在城里生活的愿望,千方百计回到家乡,想方设法建了一个阅览室,之后,又建了一个图书馆。

滇南西庄镇给我们讲述了丰富多彩的忍让故事。

在古代,“忍”是一种十分重要人格修炼方法。从内容上讲,可以归纳为:害忍、苦忍、欲忍、无忍。一是对他人的毒害我能忍,二是对一切自然苦痛我能忍,三是对一切私欲我能忍,四是无我之忍,既然我没有了,哪里还有怨恨和苦痛呢。因此,无忍是看破世事真相,放下一切烦恼,也就是承认生命中没有可忍之事,没有可忍之人,因为一切不生不灭,一切都是整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伤害我,就是伤害你自己,同样也是我自己伤害我自己,还需要忍吗?《金刚经》云:“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从字义上看,“忍”是“心头一把刀”,但这把刀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价值是不一样的,它的功用会随着生命主体的变化而变化。起初它给生命被动性力量,接着转为主动性力量。用古人的话说,先是顺转五行,继是逆转五行。就像一个婴儿,先要以呵护为主,刀锋要背对他,接下来就要雕琢,刀锋要面向它。

从境界上讲,可以归纳为忍耐、忍受、容忍、宽忍、忍让、忍念、忍心、忍无可忍,层层递进,心量依次变大,能量依次提高。第一个层面是忍耐、忍受。意思是接受难以接受的事情,即使把刀插在心上,也要接受。要耐得住,受得住。那把刀是让心流血的,让主体经受痛苦的,也就是除娇的。第二,容忍宽忍。“忍”和“容”联系在一起,和“宽”联系在一起,成为“容忍”、“宽忍”,就是能容人,能容事,那把刀是除霸的。第三,忍让。不但能容,还能主动让出去,那把刀是除吝的。第四,忍念。除欲心,除私心,意即心里的欲念、私念一产生,就要一刀把它铲除,保持心底的纯洁,那把刀是除念的。第五个层面,忍无。也即忍无可忍。因为忍者不存在了,“我”消失了,“我”消失了,“心”当然消失了,“心”消失了,心里的那把刀也消失了。古人把这个层面叫无生法忍,是无生无灭之忍的简称。没有什么可以生,当然就没有什么可以灭,当然就无苦的生,也无苦的灭,忍就不存在了。由有为,到达无为。“忍”就完成了,圆满了,究竟了。

相较之下,前三个层面是事上理上忍,是粗忍,后两个层面是心上忍,是细忍。前三个层面要做到,需要忠恕功夫,也即“己所不欲,无施于人”。也就是老百姓常常说的“不忍心”,“将心比心”,我不愿意接受的,也不要施加于人。我不愿意被人伤害,我们就不要伤害他人,他物。这个不忍心,事实上就是良心。所以,“忍”是古人致良知的方法论,完成人格的方法论,回到本体的方法论。孔子的耳顺境界,就是无忍境界。老子的无为境界,就是无忍境界。佛陀的涅磐境界,就是无忍境界。

在这出节目中,我们看到,唐时张公艺家九辈同堂,一百多号人住在一起,然后左邻右舍却听不到半句争吵。唐高宗封泰山时路过张家,听到他们九辈同堂,十分好奇,就给他出了一道难题,赐他两只外国上贡的凤梨,看他怎么分配。不想张公艺先拿它上供祖先,然后捣成汁,做成汤,让大家品尝。唐太宗听说后,非常赞赏,就宣他讨教治家的秘诀,张公艺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要来纸墨,写了一百个大字,呈给皇上。皇上一看,全是“忍”字。唐太宗这才恍然大悟,治家要忍,治国更要忍。于是挥笔写下“百忍堂”,赐于张公艺。这就是西庄镇上著名的“百忍堂”的来历。

张公艺分梨是 “忍私”。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皇上赏的梨一定非常难得,非常新鲜,非常好吃,通常情况下,拥有权力的人会私用私享,但是张公艺没有这么做,而是让大家分享,这是大忍。它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大家的敬服,敬服反过来又让大家主动忍。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个一百多号人的大家庭里,为什么没有半句争吵之声。

从张树元的母亲身上,可以看到“忍”的不同方面。张树元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凭着坚忍的性格,一边抚养他,一边孝敬公婆。这其中,有多少艰难困苦需要忍耐忍受,可想而知。消息传到朝廷,准许张树元在官马大道为母亲建一座功德牌坊以示昭彰。不想就在张树元备好石料,准备停当,就要开工时,却遭到邻寨人的反对。就在两寨人僵持时,张树元的母亲朱氏站了出来,让儿子放弃这个光宗耀祖的工程。邻寨人先是惭愧,后是感动,便在原地修了一座谭张两姓祠堂。而那些备好的石料就在那里静静躺了一百个春秋,成为两族世代和好的见证。在过去,一家人能够获得修建功德牌坊的资格,这对家族是天大的荣誉,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人用生命换得的成就,朱氏能够放下,说明她的心里已经没有“我”了,至少能够放下“我”了,否则,是忍不过去的。再说,既然朝廷能够赐建,他完全可以借皇家之势压迫对方,但是朱氏没有这么做,说明她有势不用,更是“无我”的表现,显然,老人家已经修炼到“无忍”的境界了。

在西庄古镇,我们看到他们不是愚忍,而是智忍,对于自己的得失,他们能忍,对于民族大义,他们绝不无原则地忍让。这从他们筹资修建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可以看得出来。当年,清政府和法国签定了不平等条约,其中就有修筑滇越铁路这一项,谁都知道这是一项侵略计划,意在掠夺资源。就在这时,张氏家族会同镇上乡绅找到时任云南总督的蔡锷,表示愿意捐资入股,自修铁路。1936年,投资2070余万银元的个碧铁路全线通车。为了奖励西庄人的大义,铁路在西庄镇设了站点。

相比之下,发明高效环保汽锅的张时迅的故事,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忍让在现代商业社会的时代价值。当年,他和几个朋友各自拿出50万投资了一个紫陶坊,不想随着生意壮大,大家的经营理念发生了分歧,无法有效合作,他要撤股离厂,对方不同意。后来他又提了几个更加宽容的方案,仍被拒绝。他就下决心一分钱也不要,净身退出了。这意味着他要放弃上百元资金,即便这是他抵押房子筹集的资金,但是他决定不要了。他向亲朋好友借钱再创业,借钱发工资,同时还要给对方还贷款。“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不久,张时迅发明的新锅在市场上一鸣惊人,赢得用户的青睐,很快从负债过渡到赢利。真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他的忍,有些把刀锋藏在心里的意思了。

正因为如此,镇上在拆迁改造时,几乎没有人不配合,就连生子刚满月的谭雪花,也不顾刚生下孩子不能搬家的习俗,也通情达理地把房子让了出来。如此,就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古镇街道的改造。仅组建街道两边的厕所,就370多间。这种速度,这种规模,在中国古镇改造史上,也不多见。真是“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上有泰和”。(作者 郭文斌)

作者简介

著有畅销书《寻找安详》《农历》等十余部;有中华书局版精装八卷本《郭文斌精选集》行世。

长篇《农历》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在最后一轮投票中名列第七;

短篇《吉祥如意》先后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鲁迅文学奖”;

短篇《冬至》获“北京文学奖”;

散文《永远的堡子》获“冰心散文奖”;

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外文;

曾任央视八集大型纪录片《中国年俗》、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字统筹;

提出安详生活观、安全阅读观、底线出版观、祝福性文学观,受邀到央视等单位和北大、清华等高校及多省市演讲,受到欢迎;

现任宁夏作协主席、银川市文联主席、《黄河文学》主编;为中国作协全委,宁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宁夏党委政府授予“塞上英才”称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