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交流越多 友谊就越深——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起瑞士各界热烈反响

作者:蒋国鹏、王勍、施建国、韩冰、刘芳 来源:新华社
2017-01-14 19:25:16

新华社日内瓦1月14日电综述:交流越多 友谊就越深——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起瑞士各界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蓝天下白雪皑皑,澄净中湖光山色。有世界公园美誉的“欧洲屋脊”瑞士即将迎来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元首的首次国事访问。

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瑞士媒体发表题为《深化务实合作 共谋和平发展》的署名文章。文章回顾了中瑞两国传统友谊,并为中瑞新时期的创新合作指明了方向。

“找到同呼吸、共命运的朋友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开头引用的瑞士著名诗人的一句话,点明了中瑞的深厚友谊,拉近了与瑞士民众的距离。

“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从电视新闻中已经知道中国国家主席将来这里访问。欢迎习近平主席!”在苏黎世街头,莱纳·舒尔茨女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习近平主席的这篇文章发出了非常友好的信息。中国和瑞士虽然距离遥远、体量不同,但可以在很多方面合作,这些合作会让两个国家的人民受益,”舒尔茨说,“我还没去过中国。十个不同的人眼中有十个不同的中国,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到中国旅游,我特别想到北京去看冬奥会。”

习近平主席在文中提出中瑞两国要在保持高层交往、创新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完善中瑞自由贸易区等方面做出努力。瑞士民众对此充满憧憬。

“习近平主席的文章特别提到加强两国人民的交流,我非常同意。交流越多,理解就越多,友谊就越深,国家关系也就越好,”当地居民菲利克斯·施密特在苏黎世街头对记者说。

他说:“在我印象中,中国和瑞士的关系一直很好。最近几年,来瑞士旅游、工作、学习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到中国旅游、工作、学习的瑞士人也越来越多。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有一些中国朋友,他们很勤奋、很谦虚,他们让我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

瑞中协会副主席安德里斯·迪纳有一个中文名字“狄安”,是瑞中合作高水平发展的亲历者。他曾多年定居中国,出任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在华设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工业企业瑞士迅达中国市场部经理。

狄安对记者说:“人到中年,我经历过世界政治、经济的若干变化,但我对这个世界从不曾像现在这样满心忧虑。有开放、有交流、有互信,这世界才美好,但现在的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与正确方向背道而驰,这会影响全球发展取得新的成果。”

他说,中国国内发展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地区重要性不容置疑。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是与国际社会进一步融合的很好方式,也是中国带给这个世界的美好信息。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官员弗朗索瓦·叙比热对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感触很深。这位已在联合国系统工作多年的官员对记者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并重返位于日内瓦的国际机构,但那时在国际机构中的中国人不多,担任高级职务的人更少。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在国际组织中渐渐增多,在重要场合都能听到中国的声音。在世界卫生组织等一些机构中,主要负责人来自中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从一个旁观者,发展成一个参与者和议题的引领者,深入参与和平、安全与发展等多领域议题的商议和决策,成为纷繁复杂的国际多边舞台上的重要一员。

网友也在网站上分享了对习主席署名文章的观感。“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我确信瑞中关系对两国都非常有价值,两国可以通过交流思想和经验来相互学习,互相受益,”网友阿德里安·黑贝莱因说。

“中国将在经济和政治上给21世纪打下烙印。为在这种新的经济秩序中找到我们的位置,与中国开展坦诚的对话和寻求共同利益是明智的决定。我觉得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眼光长远,行动正确,”网友鲁埃迪·加马说。

此外,欧洲学者也在关注着习近平主席的署名文章。法国巴黎第八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皮埃尔·皮卡尔说,文章体现了中国与不同大小国家之间友好合作的意愿,“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对瑞中深化合作的期望非常全面,展现了中国的外交是真正面向全球五大洲所有国家的”。中国声音对全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比如文中对当前国际局势变化的论述就有重要价值。

皮卡尔说,他还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文中提到人文交流,这对于建设一种积极的全球化十分必要。各国应当共同努力建设一种“为人服务”的全球化。(参与记者:蒋国鹏、王勍、施建国、韩冰、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