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的缺席者——五位一线劳动者的除夕手记

作者:杨玉华、徐海涛、周畅、陈诺 来源:新华社
2017-01-28 21:04:38

新华社合肥1月27日新媒体专电年夜饭是中国家庭最温暖幸福的时刻。为了守护这份幸福,千千万万的劳动者离别家人,在万家团聚的除夕节为大众服务、为社会守望。

记者连线了5位“除夕我在岗”的一线劳动者,倾听他们的节日故事和心声。

交警王善云:我们“缺席”,是为了老百姓年夜饭平安“在场”

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二中队负责人王善云——

这是我在高速公路上度过的第12个除夕。早上7点半,空气中已有了过年的味道,我和同事像昨天一样,检查车况、备齐装备,向着猴年的最后一个朝阳出发。

我们的辖区属于G3京台高速路段,半径63.8公里,巡逻一趟至少两小时。今天更是不例外,对讲机响个不停,问路的、在高速上停车看地图的、车辆故障抛锚的、应急车道超车的,一上午就处理了三起事故。早上10点,我们巡逻至京台高速1059公里处,突然看到远处路边浓烟滚滚,是高速护坡着了火,形成了一条几十米的“火带”,如失控会给过往车辆形成重大事故隐患。

我们赶紧闪起警灯、下车灭火,同时向指挥中心汇报。然而车载灭火器起不到什么大用,我干脆扯下一根大树枝拍打灭火。好在一刻钟后消防车呼啸而来,解除了危机。

高速交警的主要工作,就是在辖区一遍又一遍的巡逻,解决路面上的大事小情。晚上5点半,我们的15个民警分两批吃四菜一汤的工作餐,保证留一队在路上。此时我会抽空给江苏盐城老家的父亲打个电话,12年了,除夕夜父亲身边只有我的声音短暂陪伴。

高速公路是大多数人回家过年的必经之路。我想,我们交警的年夜饭“缺席”,正是为了老百姓年夜饭的平安“在场”。

年夜饭服务员孙兴翠:看着别人一家家其乐融融过年,我也觉得幸福

合肥同庆楼庐州府服务员孙兴翠——

我老家在云南,家在安徽安庆,今年是我出外打工的第16个年,也是我连续缺席家里的第5顿年夜饭。

我是饭店的楼层经理,管理着十几个包厢、几十个服务员。现在来酒店吃年夜饭的人越来越多,中餐、晚餐早早都订满了。今天,我和同事们9点到岗工作,虽然除夕当天的年夜饭服务很忙,但大家都很喜庆,客人们对我们都很理解宽容。

每当除夕夜,看着一桌桌客人围着佳肴和家人们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我也觉得幸福,因为这些温暖的亲情总让我回忆起在云南和父母一起过春节的景象。那个时候,我们会上山采松树叶,回来铺在地上。妈妈从厨房端出热腾腾的饭菜摊在树叶上,大家盘腿席地而坐,将喜悦斟满酒杯,说着笑着,聊聊去年的见闻,谈谈来年的希望。

成家后,父母和公婆总劝我换个工作,可以吃个安稳的年夜饭。我知道老人牵挂我,总会安慰他们:“饭店不回家的员工多,大家忙完后会聚在一起过年,也挺开心的。”

过年,最让我牵挂的还是14岁的儿子。来合肥打工5年,我和孩子聚少离多,忙的时候一年也回不了安庆一次。我心里觉得亏欠他,他的快乐才是我最大的期望。我想过辞职,儿子却不让我回去,说我回去就不上学了。他怕只有他爸爸一个人打工,生活压力太大。

除夕夜辞旧迎新,每年我的愿望都是父母身体健康,孩子学业进步。但今年我的愿望是在来年,和家人过一个团团圆圆的年,再吃一次记忆中的年夜饭。

铁路乘警甘阳阳:第一次车厢里过除夕,收获很多快乐

上海铁路公安局蚌埠铁路公安处乘警甘阳阳——

G130次,11:26发车,17:23到达,上海虹桥到北京南。G201次,18:05发车,22:49到达,北京南到合肥南。这是我在农历猴年的最后一班岗。

今天的车厢里比前两天明显冷清了许多,少了大包小包往家赶的乘客,大多数人已经顺利赶回家过年了。可是我也不敢放松,在上海虹桥站准备检票放客前,我和往常一样,同列车长、机械师对高铁动车组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安全有效,无任何隐患。

春运期间,为了保障列车的绝对安全,让在外辛苦的游子能够回到故乡吃上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都需要我们格外的认真与细致。不放过列车上的每一个角落,消防设备上的每一个数值,一趟检查下来,我额头上、身上都热出了汗。

随着旅客检票上车的通知,我看着旅客走到站台上准备上车。这是整个值乘工作中最紧张的时候,我要一边维持旅客上车秩序,一边要做好安全防范,防止扒窃人员利用人多拥挤时作案。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带小孩的旅客我会帮他们把行李提上车,他们的“谢谢”总是那么好听。

当我对可疑的物品进行开包检查、对身份可疑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时,乘客也都特别配合我的工作。检查完身份证,我都会说一句“新年快乐”,也收获了许多声“新年快乐”。

今年是我第一次在车厢里过除夕。说实话,确实还是有点想家,可是我不敢表现出来,害怕影响乘务员们的情绪。我知道,他们比我更辛苦,他们之中肯定也有好几年没在家过除夕的,付出的比我更多。

这个时候,我的家人们应该快开始吃年夜饭了吧。爸爸妈妈,你们总是很支持我的工作,我还记得你们跟我说的“保卫车厢安全更重要,我们可以晚点再过年没关系”,儿子不管在哪,你们都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列车将在深夜抵达终点站,退乘之前,我还要再巡视一遍车厢。其实想想这样守岁过年也挺好,有同车的10名乘务员和列车上的乘客陪我守岁,更有意义,也很特别。

监狱民警余冬梅:退休前的最后一次坚守

安徽省女子监狱一监区政治教导员余冬梅——

又是一年除夕到。今年是我们全家住进新房子的第一个除夕,也是我退休前的最后一个除夕。

孩子她爸,虽然曾经答应过你,今年的除夕夜,会兑现一次与家人团聚的承诺,但请原谅我还是选择了坚守岗位。

你总是开玩笑说,自己是过年期间的“空巢老人”。我也知道自己爽了太多次约,让你连续一个人守岁5次,所以其实在一个礼拜前,我就备足了女儿喜欢的水果和你情有独钟的年糕,把我们用工作三十多年积蓄购买的首套新房也好好装扮了一下。

可是,当我知道除夕值班的一位监区同事家里突然有事,监区一名心理异常的服刑人员L近期屡犯监规,又受到扣分处罚,随时可能会有状况发生,身为监区政治教导员的我,内心是煎熬的。每年的春节,是服刑人员思乡念亲最强烈的时候,也是她们思想波动最大、最易出问题的敏感时间段。在这个时刻,我必须选择“坚守”。

今天的监区比平时热闹,早上点名之后,在各种春节的歌曲声中,我们和服刑人员一起打扫卫生、绣窗花、贴春联、挂灯笼,把监狱也变成一个温暖的“家”。吃了除夕的午饭,我和其他值班民警,分批安排服刑人员给家里打拜年电话,既是为了报平安,也是让她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更好的教育改造。

希望能有更多的服刑人员,通过教育改造回归正途。这是我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监狱工作者,最大的新年愿望。

记者高思杰:缺席年夜饭,不缺席新闻现场

安徽省阜阳市广播电视台记者高思杰——

当记者21年,这是我在采访一线度过的第20个大年三十。上午9点,我和同事准时出发去颍上县王小台村采访,为配合淮河第一大支流颍河治理工程建设,这个小村子年内要整体搬迁。

中午,由村子里外出务工、创业的50多人出资,全村70多户300多人聚在一起吃大年饭,欢欢喜喜迁新居。大红灯笼挂上树梢,新编的春联贴在门楣,36张餐桌整齐排列,厨房里饭菜飘香……这年味,足!

我们采访94岁的王佩胡大爷,他对着镜头笑得合不拢嘴,“政府帮俺们盖新房,老少爷们处得好。我一定多活几年,这日子,活着有劲!”

下午1点完成采访,我们吃着乡亲们塞在手中的馒头,赶回台里写稿、编辑传输图像。

有人问我,你当记者一年忙到头,大年三十也不休息,到底图个啥?我也说不清,只是每当人家喊我“高记者”,我都感觉这个称呼的分量很重。一头连着党,一头连着人民,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晚上,我赶往火车站拍摄“给农民工送水饺”。阜阳是全国重要的农民工输出地和中转地,每年除夕夜,总有一些返乡农民工从这里转车。每当“吃饺子喽”这一声宏亮的吆喝响起,总有人感动的流下眼泪,也包括我。

我们用心选取角度,力求把画面拍得“热气腾腾”,让这份暖意通过安徽台、中央台传递给更多的人。

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作为一名43岁的老记者,我非常珍惜在一线采访的日子。愿我们手中的笔、肩上的镜头,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宁。(记者:杨玉华、徐海涛、周畅、陈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