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脱贫攻坚首战须底气足 禄劝达摘帽标准

作者:梅朵 杨俊霞 来源:昆明信息港
2017-02-15 16:24:01

昆明脱贫攻坚首战须底气足 禄劝达摘帽标准

禄劝则黑乡民安乐村脱贫攻坚后将成为真正的“安乐村”。 记者王俊星/摄

2014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在昆明全面打响。这是一场关系到全市改革发展大局,只能赢不能输的战役。以东川、禄劝、寻甸、倘甸“两区两县”作为主战场,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绘好脱贫摘帽的“作战图”、打好脱贫“组合拳”、织牢脱贫攻坚的“保障网。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今年要实现摘帽的禄劝县,贫困发生率已控制在2.5%以内,24个贫困村和2个贫困乡已达到退出标准,全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而在全市,眼下共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663人。

年终岁末,全市脱贫攻坚战各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捷报频传,局面喜人,首战必胜底气足。

判清市情 “摘帽”三步走

时值年关。东川区阿旺村委会鲁布古村,已经靠着政府提供的产业扶持金发展起养殖业的贫困户角兴甫已经和老伴儿住进了新房,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人均耕地少,角兴甫和许多同村村民都难找到增收致富的路子。“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也找不到好活计,只能就在家里穷窝着。”尽管角兴甫的日子在各项扶贫开发政策的作用下一天天好过了起来,但他曾有过的无奈,在昆明北部的连片贫困地区非常普遍。

作为省会城市,昆明辖有东川、禄劝、寻甸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倘甸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是全国有4个以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省会城市之一,加之东川、禄劝、寻甸是革命老区(县),且禄劝、寻甸同属于乌蒙山片区县和少数民族自治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

它们都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多次到寻甸县、禄劝、东川调研扶贫工作,并将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较差、贫困程度较深的禄劝县则黑乡作为其脱贫攻坚挂钩联系点。他说,昆明作为省会城市,还有这么大的贫困区域,还有20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很多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感到心情十分沉重,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但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究竟要怎么才能打胜?突破口在哪儿?怎么才能牵住牛鼻?

中央提出,“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扭住目标,才好全面发力。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指示要求、客观分析市情、深入研判形势的基础上,程连元在今年9月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对全市人民做出庄严承诺:“到2018年,全市贫困人口要全面脱贫,贫困县要全部摘帽,其中,2016年禄劝县摘帽,2017年寻甸县摘帽,2018年东川区摘帽,确保贫困地区总体上与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宣战书、这是硬任务,完成不了,无法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交代,更无法向全市人民群众交代。

聚焦“两区两县”,昆明紧盯问题,重点攻坚。“要把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作为最重要的工作职责,集中全社会力量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好做实,确保昆明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程连元强调,所有公共服务资源都要向农村地区倾斜,基础设施建设要向农村倾斜,有限的资金要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要向3个贫困县、重点乡村倾斜,力争做出规模、做出亮点,形成扶贫开发示范效应。

摸准实情 对症下药重在精准

一步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脱贫攻坚是一场时间紧迫、任务明确、务求必胜的硬仗,拖不起,等不起,更耽误不起。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重在精准。

扶持对象更精准,精准扶贫基础更牢。今年,昆明认真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严格识贫、科学校贫、精准定贫,把真正贫困人口查清,把贫困程度、贫困原因搞明白,做到信息准确,不错不漏,能进能出,剔除不符合规定的农户5181户15402人,新识别补录6731户21667人。

摸清“穷根”之后,还得对症下药、靶向治贫。

今年以来,昆明各条扶贫战线紧紧围绕“一高于、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总标准,突出扶贫到村到户,以一张《昆明市精准脱贫攻坚作战图》为指南,以《昆明市精准扶贫脱贫路线图》《昆明市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昆明市脱贫摘帽出列年度计划》《昆明市2016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一览表》《昆明市市级“挂包帮、转走访”工程流程图》5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战图”列表为支撑,全面开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挂图作战”1+5模式。

目标清晰,还得方法对路。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喜良到倘甸“两区”调研时,最关心的是人民群众的冷暖。他说,各级各部门要重点做好三件工作:抓好给贫困老百姓盖房工作,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让百姓安居;改善基础设施,让老百姓乐业;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切断贫困根基。

脱贫攻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决不能单点发力、单打独斗,一定要整合资源、集聚力量,形成全市上下抓脱贫、促脱贫的强大合力。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禄劝县脱贫攻坚,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现场会研究部署,出台了《关于禄劝县脱贫攻坚请求解决事项的答复函》为支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4亿元,整合部门资金10.2亿元,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帮扶资金5.53亿元。不仅市级各部门项目资金向禄劝县重点倾斜,还动员安宁市、盘龙区、西山区帮扶禄劝县,动员中烟公司投入500万元在则黑乡发展养鸡项目,协调云南建投集团投入禄劝县帮扶资金300万元,7个包乡帮扶单位三年投入一年到位,易地搬迁扶贫三年行动计划一次性实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利好逐步转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武器弹药”,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合力促脱贫的良好局面。

为了确保2018年如期脱贫,市委、市政府更是提出了精准脱贫的具体路径——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成为主攻方向、务工增收脱贫一批成为昆明优势、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成为脱贫攻坚“标志性工程”、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健康救助脱贫一批……

干在实处 首战首胜可期

聚焦“两区两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促进贫困群体和贫困区域双脱贫。

冲锋号吹响,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市级领导带头走在前、干在前,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各地党政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真正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

市委、市政府先后在禄劝、寻甸、东川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市级四班子领导分别到所挂联的县及乡镇召开推进会,市人大、市政协围绕全市脱贫攻坚组建工作班子督促任务落实;市县乡村四级逐级立下脱贫攻坚责任书和“军令状”。

在脱贫攻坚一线战场,人力、组织保障有力。昆明选派1802名队员,组建了390支驻村工作队,选派3名干部任贫困县(区)区副总队长,选派1名县处级干部到倘甸“两区”任总队长,选派28名优秀青年干部到18个贫困乡镇和今年脱贫摘帽的禄劝县其他乡镇挂职担任副书记、副镇长。动员32个驻昆部队帮扶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29个贫困村,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先锋队”。

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扶贫监督问责体系逐渐形成,对《关于举全市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涉及的53项工作进行立项督查,纳入全市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坚持脱贫攻坚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挂钩,对扶贫实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对未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以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论英雄。

这一年,昆明啃下“硬骨头”,兑现军令状,以优异的脱贫攻坚工作成绩,向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拨付各类扶贫资金66.33亿元,扶贫资金投入是历年最多的一年。截至目前,2016年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62663人,超额完成市级目标任务,完成市级目标任务6万人的104.4%,减少边缘贫困人口7.5万人,66个贫困村和6个贫困乡达到出列标准,禄劝县脱贫摘帽成效明显,呈现出“政策出台、资金投入、社会帮扶、工作力度、脱贫成效”五个前所未有的特点。更让人兴奋的是,对照贫困县退出的5项考核标准进行评估,禄劝县已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思路清晰,方法对路,干在实处,脱贫攻坚战进展喜人,首战首胜可期。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实现脱贫致富依然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一线探访

民安乐村的安乐事

“认得我的人都问,我们真脱贫了?我说是的。”禄劝则黑乡民安乐村委会羊槽一组党员朱华能,年初时还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成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的挂钩帮扶户后,从受助者成为了带头人。

在2016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前,则黑乡通乡主路也不过4米宽。朱华能说,民安乐进村道路远没则黑乡道长,只有1.2公里,但如果村民不主动修好门前路,就算外面的人和资源想进来助脱贫也会困于此。

“我是贫困户,但我更是党员。”他没有坐等,从2015年起他便主动参与到筑路的队伍中。同时,他开始奔走于村民家四方动员。“朱华能说的很有道理。”民安乐4组村民杨茂贤,在今年初的一次党总支组织生活会上,讲述着春节之前村里迎来的久违之变。“每天拉沙车都往我们修硬了通村路过,3米多宽,整个民安乐其他工程提速。”村民杨茂贤说,如今的民安乐早已告别了红土当道,硬化遍布全村各组。

“我们筹集资金2万元,新建了个蓄水池。”他说,靠这个饮水工程,大家蓄来的水就能攒下,节约些使用能“救急”好几天。而进入2016年后,市委、市政府及包保单位进驻,集镇供水工程逐步延伸,农村人饮提升改造项目、五小水利日益完善,民安乐得以解渴。“未来,民安乐还将有个金兆水库。”村民聂向国满心欢喜地说,有水源,就算“泥里插筷子”也能生根。

2016年,朱华能将当归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普及给村民。“一个人种不成气候,但一村种就有望成产业。”在朱华能动员带领下,村民当归种植普遍增收,养殖业发展迅速,50亩当归种植示范基地和养羊规模达400只的合作社相继建成。

“将来与农村电商乐村淘合作,民安乐将建起一个农产品外销中心。”他说,中心的门口会竖块电子显示屏,农产品价格会实时在屏幕上滚动,村民可瞅准价格最优时出售,实现增收。

挪穷窝 “搬”来幸福新生活

在则黑集镇一块平地上,一栋栋宜居新房正平地而起,白色外立面上两条红色的装饰线,醒目又喜庆,作为则黑乡整村搬迁建设的新农村之一,戈老村新村雏形已现。受益于此次“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戈老村全村57户248人,将于年底从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区搬到新村。望着崭新整洁的楼房,在土坯房里住了大半辈子的赵德明眉眼里满是喜悦,不停地说着:“高兴,真是太高兴了,做梦都没想到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能住上楼房,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雨天滑坡,终于可以安心了”。

戈老村位于则黑西北部,上世纪80年代因地质灾害发生过滑坡,村民长期生活在安全隐患区,安全住房问题十分突出。2015年8月因雨水过于集中,戈老村村后出现裂缝,面对潜在的地质灾害威胁,村民们每天提心吊胆。2016年,戈老村整村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通过宜居农房建设、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地质灾害治理4项政策的整合叠加,以统规自建、政府引导并给予一定补助的方式,将全村整体搬迁至则黑集镇。截至目前,村级活动室主体工程已经全面完工,49套宜居房建设已全面铺开。则黑乡党委书记王丕兴介绍,作为则黑乡精准扶贫示范村,戈老村新村建设将区域扶贫和精准扶贫相结合,以易地搬迁综合项目为契机,通过实施宜居房建设、人饮安全工程、道路硬化、电网改造等综合项目,实现村民宜居房新建达9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农户100%安全用电有保障、进村通公路(村内道路)100%硬化。

看着一天一变样的新村,71岁的赵德明指着不远处的小山坳感慨地说:“那就是‘老’村,路特别不好走,碰到雨水天,还会滑坡,我家的那间旧土坯房也裂了好几条缝。现在有了好政策,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听说用的还是新式的建材……”赵德明口中的“新式建材”就是装配式剪力墙钢架结构,墙体由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极大地提升了建筑质量,抗震性能可提高2-3个等级。

戈老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则黑脱贫攻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的一个缩影。则黑作为禄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所辖13个村委会中有两个省级贫困村,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70户4120人。长久以来,受地域、交通等限制,很多村民长期生活在资源匮乏和设施配套落后的区域。今年以来,则黑以安居建设为重点,通过宜居农房建设、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兜底建房四大工程,全面改善和提升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贫困村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不能因房致贫,更不能因房返贫。”王丕兴说,为了让老百姓有安全稳定的住房,则黑乡结合宜居房建设及产业发展情况,按照宜居房建房户每户6万元的建房贷款进行申报发放,建档立卡户按照自身发展需求每户可贷0.3万元至5万元的产业发展贷款,截至目前共发放住房贷款641户,发放贷款3846万元;申请产业发展贷款共129户,预计发放贷款200万元。与此同时,被誉为禄劝扶贫英雄的云南新兴职业学院院长关祥祖,致富不忘家乡人,在家乡大力开展教育扶贫、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耗资2300多万元,免费为则黑乡万德村万古莫、卡莫、姑姑3个村小组的村民建盖房屋82套,为家乡的贫困户解决了后顾之忧。

政府补贴、建房贷款加上社会帮扶,安居建设点燃了村民脱贫的希望和信心。花椒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兴名一边将今年收获的粮食搬进新建的楼房里,一边对记者说:“在政府的扶持下盖起了新房,总算解决了后顾之忧。以后,只要跟着村里的产业扶贫思路走下去,一定能早日还清债务。”据了解,由于受自然条件和自身发展条件的制约,花椒园村建档立卡户住房条件较差,离安全稳固住房的条件有较大差距。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贫困户通过宜居房、危房改造等建房补助政策的覆盖,切实改善了住房条件。现如今在花椒村委会,群众建房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全村56户建档立卡户共新建房55户,其中兜底建房4户。

要脱贫先安居。为加快发展步伐、补齐小康短板,今年以来,则黑乡共启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宜居农房建设999户,实施羊槽、戈老、聂家村、仙山4个村192户易地搬迁,205户兜底建房……作为“五个一批”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一项项惠民的安居项目建设,不仅为贫困户们圆了“安居”梦,也让则黑脱贫攻坚战迎来了“生产——发展——再生产”的良性循环,点燃了则黑摆脱贫困的新希望。(昆明日报记者李双双 钟士盛 达娃?梅朵 杨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