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扶贫攻坚战役中,灵武市从本市实际出发,因村施策、整合资源,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创新“村头建厂”等模式,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特色种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月22日,春雪过后的灵武市郝家桥镇兴旺村粉妆玉砌。在村子的温棚种植区,记者看到,为了不影响棚内植物采光,沿硬化的路面两边“一”字排开的几十座温棚,卷帘上的积雪已被清扫干净。掀开村民郭全忠家温棚的门帘,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翠绿的韮菜铺满了整间大棚,和外面的冰雪世界形成强烈反差。
郭全忠正在打理棚里的韮菜。
“我这棚里的气候就像海南一样温暖湿润。”郭全忠一边打理棚里的韮菜,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郭全忠告诉记者,过几天菜贩子就要上门来收菜了,他得赶紧做好卖菜的准备。“这两天韭菜收购价3.1元/斤,我这棚菜差不多能收割出6000斤,这一茬就有1.8万元的毛收入。”
郭全忠家有4座大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座棚一年产3茬韮菜,每茬产6000斤,按保守价2元/斤计算,一棚一年毛收入3.6万元,减去成本纯利润达2万元。靠着温棚,郭全忠一年就能收入8万元。“比起以前种水稻、玉米一亩地1000元的产值,现在可是增长了20倍啊。”郭全忠笑言。
另一座温棚里,村民童海军和妻子正满头大汗地将西红柿秧上多余的枝头打掉。记者了解到,为了生计,童海军打过工,养过牛,收入都不太理想。2013年,他响应政府号召通过贷款和向亲友借钱建了两座温棚种西红柿,在村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当年就收回了成本,第二年就创造了10万元的经济效益。尝到了甜头的童海军将温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已经有6座大棚。“现在我们两口子已经干不过来了,还得雇人干。今年我准备再贷些款,把种植规模再扩大。”童海军开心地对记者说。
童海军正满头大汗地将西红柿秧上多余的枝头打掉。
据郝家桥镇副镇长何韬介绍,该镇上滩村属于沙质土地,种植的韭菜具有抗病、叶绿、叶宽的特点,非常适合北方人的口感。自2009年小规模种植就深受菜贩欢迎,2013年扩大种植规模后远销到甘肃、内蒙、新疆等地。在上滩村的辐射带动下,通过政府引导,兴旺村在2015年开始大规模温棚种植,现有日光温室6000亩,形成了以韮菜种植为主,搭配种植辣椒、番茄、黄瓜等果菜类蔬菜类的“一主多元”化特色种植产业,覆盖全村430户1720人,带动菜农人均增加纯收入5000元以上。
村头建厂,实现移民家门口就业走进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狼皮子梁针织厂的工作车间,几十名妇女正在熟练的制作羊绒手套。村民马丛香拿着一只已经成形的手套里外翻找着,将多余的线头一一剪掉。
马丛香是2012年从泾源县东峡乡搬到灵武市灵家桥镇泾灵村的,移民之前她从没想过自己能成为一名产业工人。“以前山里路难走,家里种着十多亩地,即便是雨水好的年份,收入也就七八千元。刚搬下来就听说村里有个针织厂,还免费培训上岗,我就报名参加了,3个月我就上班了,一个月2000多元工资呢。”马丛香一边飞快地剪着线头,一边对记者说。
工人正在熟练地制作羊绒手套。
“为了解决生态移民工作问题,我们创新了‘村头建厂’脱贫模式,鼓励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生态移民村建了纺织厂,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工作,即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真正实现了移民家门口就业。”灵武市扶贫办专职副主任吴学德告诉记者,纺织厂目前已解决了200名像马丛香这样的移民就业。
狼皮子梁针织厂的工作车间。
吴学德说,为了让每个人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就业技能,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有活干、有钱赚,灵武市通过相关业务部门,对移民进行务工就业、种植技能、实用技能等培训,同时,动员灵武市52家企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年龄较大、文化技能低的‘4050’人员提供公益性脱贫工作岗位162个。”吴学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