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紫菜”式谣言何以搅动公众神经

来源:央视网
2017-02-28 14:37:20

“现在的人良心都没了,竟然用塑料做紫菜!”近期,一段“撕不烂的紫菜是塑料薄膜做成”的视频在网上发酵。受此视频影响,紫菜业遭到重创,有从业者透露事发前曾遭敲诈。晋江、北京等地相关部门相继辟谣。

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27日指出,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对造谣者给予治安拘留处罚。谣言大家要揭露,制假售假要揭露、批评,要严惩。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老百姓过日子,过的就是一个安心。如果隔三差五看到这个食品有毒,那个东西不能吃,谁还敢放心吃喝、踏实生活?因此,必须清醒认识到,再怎么对食品安全严加监管都不为过,呵护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一时一刻也不能松。

遗憾的是,即使法律严明,禁令在先,也挡不住一些人故意抹黑、造谣生事的脚步。一方面,这些人为了一点儿可怜的点击量、阅读数甘愿铤而走险,颠倒黑白;另一方面,他们也深知如何撩动公众脆弱的食品安全神经。此次“塑料紫菜”谣言,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得以传播,说到底,还是长期以来公众对食品安全有焦虑,对食品质量不够有信心。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这几年,互联网、新媒体快速发展,使得造谣生事的门槛相对变低,辟谣破谣的成本随之抬升。而那些活在网上和“朋友圈”里的食品安全谣言,绝不仅仅是一个“塑料紫菜”。仅以2016年的微信朋友圈为例,就有以“小龙虾浑身是虫”为代表的十大谣言。除了“朋友圈”之外,网络上更有诸如“葡萄无籽是用避孕药培育的”、“维生素A伤害婴儿大脑”、“西瓜和桃一起吃要人命”、“吃猪肉感染H7N9”等谣言流传甚广。这些谣言的存在,不仅蚕食了公众的食品安全信心,更让相关市场环境和行业生态受到冲击。

治理食品谣言,必须打击造谣者,但归根结底是要想办法,治好公众的“心病”。这尤其需要多管齐下,常抓共管。

首先,法律上要勤亮“红灯”,对造谣生事者坚决追责、斩断他们身后的利益链。从“塑料紫菜”谣言已知的信息来看,其背后可能牵扯一个成熟的敲诈集团,能不能对他们深挖三尺,连根拔起,直接关乎法律的权威和公众的信心;其次,各地食药监等相关部门也要“守土有责”,加码食品安全领域的执法力度,扩宽执法检查的方法和思路,让食品质量长期稳定在健康水平;再次,公安、食药监、网监等部门要通力协作,打通执法和科普的“任督二脉”。既要在第一时间对食品谣言果断辟谣,更要在平时对公众加大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普工作。试想,如果公众具备最基础的科学素养,那些“老掉牙”、“小儿科”的食品谣言还会有市场吗?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谈及食品安全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四个“最严”的指示。各级各地相关部门时刻谨记并践行好四个“最严”,才能真正托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呵护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