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后记:走进村庄 踩入泥土 最美风景一直在基层

作者:杨颜铭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7-02-28 15:21:39

【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后记:走进村庄 踩入泥土 最美风景一直在基层

1月23日,杨颜铭在资阳高铁北站采访客运值班员曾杨。

新年伊始,一场以“温暖中国”为主题的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在全国各地铺开。

“走进村庄,踩入泥土,共话真情,最美风景一直在基层。”这是参与本次网络媒体走转改活动的最深体会,也是最大收获。与群众和最基层干部聊天,听小故事、悟大道理、写好文章。

其实对大多数媒体工作者而言,“走基层”几乎是必修课,但很多时候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虽然每天写作稿件,但因为缺乏足够的基层经验,文稿有时流于表面,不接地气,与群众期待有所距离。因而,只有用心、用情、用功地“走转改”,同百姓“唠嗑”、说“家常话”,才能练就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让报道真实鲜活,让文字更有温度。

【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后记:走进村庄 踩入泥土 最美风景一直在基层

太子村成片的蔬菜基地

走基层 沾沾泥土

体会百姓生活冷暖

“走转改”活动中,印象最深的则属春节前夕走进村庄,踩入泥土,感受贫困村“华丽蜕变”。

在偶然一次采访中,得知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太子村走在全市贫困村前列,贫困户建新房,搬新家,兴产业,生活大变样。其中一位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李明仲,在各级各部门帮扶下,不仅大病痊愈,还住上了新房,发展了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所以,在春节前两天,通过各方联系,我来到太子村实地走访。

那天,伴着和煦的冬日暖阳走进了村庄,看到一排排新居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片片产业园成片相连,生机盎然,房前屋后树木林立,映入眼帘的点点滴滴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男女老少走村窜户,脸上洋溢着欢乐祥和的幸福,整个村庄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站在太子村村道上,顿时感觉只有脚踩黄土地,深入最基层,真正走进田间地头,才能切实体会到百姓冷暖,感受到村庄蜕变,写出真正接地气的好文章。

与贫困户李明仲的交谈至今记忆犹新。刚走进他家,就看见院坝内放着两张大圆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品,一家人生火做饭、洗菜炒菜、贴对联挂灯笼忙得不亦乐乎;如今双腿便利的他,行走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生活越过越好。记得整个采访过程,李明仲都笑意盈盈,展示着利索的双腿,聊到自家养鸡产业时滔滔不绝,谈到以后生活更是信心满满。也许,不到基层我就感受不了这份发自内心的喜悦,感受不了贫苦户脱贫后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更感受不到扶贫政策的实实在在。

走基层前,对于资阳市定下的目标:“2020年实现全市10.35万户27.9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仅仅停留在一个冰冷的数字上,但在走访了一个个脱贫家庭,看到昔日的贫困村已走在脱贫攻坚最前线,目睹家家户户搬新家吃年饭的温暖后,顿时才觉得“27.97万”不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到2020年一定能脱贫的信念、“一个都不能少” 同步全面小康的目标。

越是到基层,越能发现群众的关注点是什么,越能看清国情、民情,越能找准报道的着力点。越是到基层,越能了解广大群众的所思所想,越能感受时代的脉搏。

【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后记:走进村庄 踩入泥土 最美风景一直在基层

1月25日,杨颜铭在雁江区临江镇太子村采访贫困户李明仲。

走基层 听听故事

分享群众喜怒哀乐

在“走转改”活动中,不止走进乡村,我还深入各行各业,倾听他们的感人故事。采访中,聆听到了铁路人“用我们的坚守换你们阖家团圆”的感人故事,也目睹了回乡路上的动情时刻,从而更让我明白了我们这份工作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也深刻感受到这个职业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记录者,而应是一个善于交流的访问者,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与被访者沟通,去交流,去倾听,用心感受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整个走基层活动中,我撰写了《精准扶贫奏响“富民曲” 太子村民过上幸福年》《春运路上别样风景:用我们的坚守换你们阖家团圆》《社区书记朱雪梅:一朵绽放在社区里的铿锵玫瑰》《资阳老革命范茂:让祖训在血液里流淌代代相传》等稿件,每篇文章都力求触及民生、反映民情。整个采访过程也让我明白了“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基层”的道理。只有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只有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只有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许我们真正从办公室、电脑前走出来,脚踩大地,我们的文字才更有温度;也许“紧握”群众的双手,我们的呼唤才更有力量,我们的正能量声音才更具亲和力和影响力。

沾沾泥土、听听故事、共话真情,我们永远在路上,最美风景一直在基层。